第72章 判决(第3/4页)
于家虽然在县里还有点能量,但到了省一级,就没太多办法了,这些天没少四处筹钱打点关系。
而这年代一旦判了,不仅要在镇上开公审大会,公开宣判,还要用车拉着在镇上游街。挂着大牌子游完两圈,直接就押上火车带去农场劳改,有时没有手铐,手臂还是用绳反绑在身后的。
严雪一家都不是好事的人,但林场二三百户人家,总有人当天刚好在镇上,围观了全程,回来偷偷跟众人说。
不敢公开说,主要是于场长还在场长位置上,于家人忌讳这个,谁也不想去触于家人的霉头。
只是没想到又过了没几天,场部那边有消息传出来,于场长提前病退了。
一开始众人还不信,主要于场长今年才五十四,距离退休还有好几年,也不像是有啥毛病的样子。
虽说因为于勇志那事,他急怒攻心住了几天院,但很快就出来四处为于勇志奔波了。
不过林场就这么大,还是有人知道些内情,说是上面想要追究于勇志进保卫科的事,于场长小舅子听说了,让他赶紧退。
现在退,人都不在位置上了,有些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总比真被查到头上晚节不保强。
而且因为于勇志这次闹这事,连于场长小舅子都跟着受了些影响,着实没那个能力来管于场长。
于场长这一退,立即感觉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以前见面还是一句于场长,现在直接老于了。
而且于勇志以前仗着家世,没少惹是生非,于翠云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没几天李树武媳妇就跟于翠云吵了一架。
李树武媳妇这人也是出了名的嘴不好,哪句难听说哪句,张嘴就是劳改犯长劳改犯短。
于是两人从一开始在外面对着骂,变成了对着撕,李树武媳妇虽然打不过比有些男人都能干的金宝枝,和于翠云打个平手还是没问题的。
打完两人鬓发凌乱,李树武媳妇还不忘放狠话,“有本事你就去找你舅舅啊,你看到时候我敢不敢去县里举报他以权谋私!”
如果是以前,于翠云才不怕她这话,可现在……
反正于翠云回去就气病了,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出门。
李树武媳妇则像只斗胜了的公鸡,“她爸都不是场长了,她还狂呢,也不看看没有她爸,她算个屁!”
严雪知道这些比较晚,主要她这些天一直在忙着新一轮的菌种培育。
新盖的培育室内被她打了四排架子,两排靠墙,两排紧贴着摆在中间,每排上面都贴着一个温度计。
装有母种培养基的试管就放在中间的两排架子上,如今透明的菌丝已经爬满了一半。
严雪进门都是先洗手,然后换上之前托人买的白大褂,尽可能给菌种培养制造无菌环境,避免杂菌的滋生。
进去的时候郭长安已经在了,正逐一检查那些试管里有没有杂菌,并做记录。
见严雪进来,他把记录本递给严雪,“好像和去年相比,养废的菌种少了点儿。”
“是少了,少了一半以上。”严雪接过来翻了翻,“要是消毒做得再好点,还能再少。”
现在的条件还是太有限了,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家庭式小作坊,能弄出更好控温的培育室都很不错了。
严雪看完,将记录本挂回架子上,又转去另一边,看了看另外一个架子上的试管。
“这边菌丝长得好像比那边慢,”郭长安看了眼贴在架子上的温度计,“明明两边都是同一个温度。”
严雪在观察的也是这个,她对木耳培育虽然有了解,也参观过人家的基地,但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了解有限。
所以提取孢子准备用来培育时,她一共提取了两种,一种自家种植的,一种山上采的野生的。
她想看看是野生菌种更适合用来培育,还是自己培养的二代菌种更适合用来培育。
但很显然,野生菌种菌丝生长得要比二代菌种缓慢,严雪点点架子,“到时候把这两边的菌种分开种。”
“你是想看看两边哪个生长更快,产量更高?”郭长安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就算以前没接触过,不了解,看到严雪将两个菌种分开培育,他也有了点这方面的意识。
这就是严雪觉得这个人没帮错的原因,郭长安确实很能干,脑子在这年代普遍读书不多的人中也算转得快的。
“咱们地里种庄稼,不是也得挑好种?”她笑着说了句,“种子挑不好,可就要减产了。”
这个郭长安知道,立马举一反三,“那菌种多培育几代,会不会也像庄稼种子一样退化?”
“那就得看接下来几年的实验结果了,我这也是第一次种。”
严雪把两边的生长差异也记在记录本上,脱了白大褂出去,“后天就是除夕,你这几天就不用过来了,初八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