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诺尔特百口莫辩。
那些话确实是他说过的, 他还说过“那不是我会喜欢的类型”呢。
“要是见了面,你别跟她说我以前说过这些话。”他心虚地叮嘱。
朋友菲利露出了然的表情。
舒识微要回国半个月,诺尔特便在日历上圈出日子, 等着算着。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做了很多事。
他磕磕巴巴地学中文,在纸上写的方块字歪歪扭扭的。
他折星星放进玻璃罐子里。
他每天会看一点恋爱攻略之类的东西。
“这几天你看起来有点焦虑。”同事指出。
诺尔特心想:何止是焦虑, 头发都要着火了。
她说了只是“考察期”, 万一考察了没几天她就觉得他不合适,那他就完蛋了。
诺尔特就像等待重要面试的考生。
……
舒识微回国后没什么别的事, 主业就是收快递、吃美食、睡觉。
在国外时, 她想到什么就会往某淘购物车里添加商品, 就等着回国一次性买完, 到时候往行李箱里一装, 就是反向海淘了。
至于她会往国内给父母带的东西, 除了保健品外也没什么了。
刚到家那几天她调整时差,起得稍微晚了一点。
碰巧亲戚来家里串门, 见到她便道:“唉呀这孩子,怎么刚起床呢。”
舒识微打着哈欠路过, 随口礼貌地叫了一声, 却没有回答亲戚的问题。
母亲连忙给她解释:“她调时差,以往这个点她们那里还是晚上,生物钟要调好几天。”
亲戚:“她不是书读完了吗?还要回去吗?”
母亲:“博士后,相当于有工作的。”
亲戚:“哎小微以后是打算在那里成家了吗?”
母亲:“不会,她说要回来工作的。”
亲戚:“但这学历, 唉呀我就说女孩子书读得太高不好,我以往还可以给小微介绍介绍对象,现在都没什么人了, 都配不上了。”
舒识微在厨房里找吃的,她表面上不显露,内心已经在阴暗地吐槽了。
算了,她不和认知不同的人论长短。
读了博士还读博士后,除了钱的因素以外,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堵住这些亲戚的嘴巴,免得到处给她找对象让她认识认识。
如果她是本科或者硕士毕业,那么无论她的成绩有多好,都会被一概总结为“硕士嘛,配还是可以配的,人小伙子条件不差的”。但博士就不一样了,甚至很多男方家庭都会自动退缩。
亲戚还在说:“不过我说也是的,文科博士以后能赚什么大钱?现在社会不需要文科,小微应该早一点工作的。”
烦死了,好想睡觉。
舒识微加快寻找食物的动作。
父亲从外面回来,刚好听到这些话,他来了兴趣:“你不懂!我前几天还听说研究科技的大公司设立伦理委员会请哲学博士担任顾问。不管什么专业,做到顶尖就是有大公司抢,最怕是三脚猫。”
“对了,你家小峰是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这可要小心了,现在人工智能发展那么快,好多程序员搞不过机器,失业出来送外卖,但送外卖以后还有无人机送呢。”
亲戚:“……”
舒识微拿了食物:“我回房间了。”
父亲&母亲:“去去去,睡觉去吧。”
舒识微很庆幸她有支持她的父母,不然她也无法如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她甚至有点可怜那些爱八卦她的亲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认知会对孩子的上限造成影响。
认知和思维到一定高度后,做什么都做得好。
她现在就算是转行去做金融,也能比大多数人做得出色。她大学本科还是物理,研究生开始念哲学继续深入只是因为她认为这个比较有意思而且未来工作稍微轻松一点而已。
晚上,母亲悄摸摸问她:“恋爱有没有在谈?”
她想了想:“要准备谈了。”
母亲立刻想起上次费鲁乔的照片:“好啊,到时候多给我们照片看看长什么样,要是洋女婿的话,我们得提前认一认脸,不然记不住!”
舒识微脑门流汗了:“肯定会给你们看的。”
母亲那么认真,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她只是闲下来了,好奇心爆发决定开始恋爱考察期,尝尝咸淡。
她在国内住了半个月,回到合租公寓。
当晚她就看了不少恋爱攻略,当然不是为了使用这些小技巧,而是把这些攻略当作模型分析。
她研究的结论是:“挺有意思的。”
虽然社交对她来说更多是负担,但如果是合适的人,她完全不会拒绝。况且,不同人性格之间会碰撞出来的化学反应还是挺有意思的。
次日,舒识微和诺尔特约在之前那个工作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