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惊心动魄(第5/9页)

“是!”

两支队伍战于一处,各有损伤。

狭路逼仄,士兵撞塌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土墙,挤到了民居的院落。

厮杀推攘中,院子的角落,一个底部破了个大洞的水缸被撞倒,一声短暂而稚嫩的尖叫从缸内传来,湮没在嘈杂的打杀声中。

曹仁杀敌的动作一顿,看向角落。

一个小小的身影跌出水缸,狼狈地倒在地上。

这里怎么会有孩子?

墨黑色的瞳孔骤然一缩,曹仁来不及细想,逼退临近的敌军,几个大步迈到水缸前。

不远处,杀红了眼的西凉兵瞥到腿边的小孩,毫不犹豫地举起刀。

像杀鸡杀狗一样,顺手杀死城中的平民——他已经做过无数次。

这是长久以来的习惯,也像是本能。

连孩童都不放过的残忍让曹仁大怒,他一刀拦下对方,却见另一个临近的西凉兵也向孩童举起了大刀。

来不及了。

曹仁一刀逼退身后的两个敌兵,未持刀的左手拉过孩童,侧过身,用自己的半个身躯挡着。

眼见西凉兵的大刀就要砍伤他的左臂,倏然,一支锋利的羽箭破空而来,刺入那个西凉兵的胸膛。

那一箭冲力巨大,不仅破开西凉兵的木甲,贯穿前后,还逼得他疾退了数步。

曹仁顺势除去两个敌兵,看向羽箭射来的方向。

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站在不远处的房顶上,颈间的黄色丝绦在火光的照映下若隐若现。

少年放下手中的长弓,垂眸俯视下方,正对上他的视线。

“将军,小心些。”

这人是……

未及细想,敌军的下一轮攻击已近在眼前。

来不及言谢,曹仁匆匆颔首。

他再次举刀,一手护着幼童,另一手奋勇杀敌。

一箭解了曹仁之危,顾至站在屋顶边缘,俯瞰着周遭的屋舍。

曹操他们不在附近。

怪了。

曹操没去找夏侯惇,也没在曹宅周边,究竟去哪了?

这个念头刚成型不久,他就听到靠近西北侧的方向传来訇然巨响,像是有什么笨重的东西接二连三地倒塌。

顾至立于屋顶,看到远处有飘扬的灰尘在火光掩映中时隐时现。

那个方向……

顾至心中有数。

看来,他留给曹操的那些锦囊,最终还是派上了用场。

他漫不经意地想。

不多久,一支数百人的军队从西北侧的巷口冒出,为首的正是曹操与夏侯惇。

曹操远远就看到屋顶上戳出来的一条尖尖,定睛一看,竟然是顾至。

曹操“……”了片刻,终究还是上前询问。

“先生怎么在这?”

顾至没有回答,示意他进巷子一观:

“将军与其在这寒暄,不如进去帮一帮那个年轻的小将军?”

隔着一道长而厚的围墙,曹操听到了嚣杂的厮杀声。

他神色微凛,带着亲信从拐角进入巷口。

“子孝!”

惊喜的呼唤被掩在刀兵交鸣之下。

夏侯渊望了眼顾至,匆匆点头,同样带着士兵进入窄巷。

挤挤攘攘的士兵流入屋顶背后的巷子,前方的空地顿时开阔了许多。

郭嘉站在屋檐之下,倚着灰扑扑的墙,揣着手,咬着白茅,百无聊赖地瞅着这副“鳡鱼过江”的盛景。

倏然,他在人群的角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慢慢直起后背。

“文若。”

荀彧打马绕过几栋旧宅,刚看到屋顶上的顾至,还未来得及打一声招呼,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他意外地看向一侧——郭嘉正站在墙角的阴影处,笑眯眯地朝他招手。

在危机四伏的环境见到许久未见的旧友,还未生出欣喜之感,就已被担忧与顾虑牵制。

因为这边的动静,顾至循声望来。

荀彧朝他轻轻颔首,翻身下马,走到郭嘉所在的那一处墙角。

“奉孝为何在此?”

“路过此地,见到了这一场大火,便进来看看。”

郭嘉抓着白茅,往上方指了指,眉眼间俱是扬扬的笑意,

“这位小将军果然识得文若,我跟着他,便找到了你。”

“……”

荀彧失笑无言。

以他对顾、郭二人的了解,能走到一条道上,免不了大量的“交锋”。

他有一些话想说,但此时此地并非叙旧的时候。

“顾处士,现下可还是要从东城门走?”

荀彧说得委婉,顾至却已经听明白——夏侯惇将他说的那些话转达给了曹操与荀彧,并且为他加了署名。

荀彧没有询问“为什么走东门”,而是用商量的语气,问他“现在是不是还要继续从东门走”。

这似乎是一种下意识的谦逊与尊重,而非单纯的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