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棋枰(第2/3页)
戏志才伸手接过,盯着翠绿的叶片,想起前几日包裹在胡桃楸叶内的烤鸡。
他略有几分晃神,翻过竹叶,在背面脉络处瞧见了一行微不可查的蝇头小字。
——信达,程昱知。
戏志才拈着竹叶的一段,递到油灯前。
火舌艰难地蚕食着叶片,许久才将绿叶烧成灰。
他收回手,将略微刺痛的食指、中指挨近耳垂,搓散热烫的温度。
“你真的与明远说开了?”
葛玄埋首整理着草药,忽然冷不丁地询问,
“你若真的坦诚相告,他这几日怎么没来寻你,反而与荀文若、郭奉孝处在一起?”
戏志才没有理会这个问题,只是压着声道:
“……曹操即将出兵,驰援东郡。这些日子不要再与外头传讯,以免被曹军发现异常。”
葛玄停下整理的手,瞪着眼,从口中发着气音:
“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如今我们确认了明远的安危,莫非,还要按照原定的计划……?”
“阿漻既然无事,自然不能让曹操失了东郡,遂了陶谦的意。”
戏志才如此道。
从“假意助曹操拿下东郡,利用陈宫置其于死地”到“真正地让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只需要更改一个步骤。
“明日,我会向曹操提议——让他写一封信送到东武阳,向王肱示警。”
“王肱?他不是已经弃城而逃了吗?”
葛玄不解其意,却见戏志才哑然而笑:
“王肱弃城而逃,曹操如何得知?”
琢磨了几回,葛玄终于品到味。
以陈宫的脾气,如果他知道王肱逃跑,东郡被破有曹操的算计在内,知道真相的陈宫一定会怒而背叛,成为反刺曹操的那一把刀。
为了打消陈宫的怀疑,将戏做全,适当的表演是有必要的。
“原来如此。毕竟曹操援救东郡的时机太过巧合,陈宫虽然见事迟,却也是个聪明人,迟早会想到这一点。”
反之,如果曹操提前做好准备,将自身的可疑降到最低,那么,陈宫的怀疑,终究只能是怀疑,难以得到验证。
“这是在帮曹操未雨绸缪?”葛玄抓了一条肉桂,打趣道,“不落井下石倒也罢了,你真的要为曹操尽心尽力?”
“……”
戏志才收回仍有些刺痛的指尖,指节摁在眉心,缓缓阖目,
“谋夺东郡的计策,是阿漻所出。”
他对效忠曹操这件事并无兴趣。但他绝不能让自己刻意留下的隐患,成为顾至未来的隐忧。
一丝一毫都不能。
……
河边,阿猊仍生无可恋地扎着马步。
自那天在曹操面前“过了明路”,他每天都要跟顾至练半个小时的功。
虽说是练功,可阿猊这几天练的就是马步,没有别的。不仅腿要受害,他的头上还要顶着小木剑,避免小木剑掉下来。
此等险恶的练功,不仅让阿猊梦中都是扎马步、顶木剑的阴影,还引来了郭嘉、夏侯霸等人的围观。
“啧啧,非人哉,非人哉。”郭嘉蹲在大石头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欣赏着阿猊汗如雨下的模样。
阿猊:“……”
如果眼睛可以劈人,此人已被他劈倒了无数次。
夏侯霸抄着手,靠着树,一时不知道该怜悯谁。
顾至靠着山壁,翻看着从荀彧那借来的书。
不得不说,荀彧的藏书确实比曹操的有趣,大多是子、集,读起来颇有意趣。
只可惜,出门在外,荀彧也不可能将自家的书全部带出来。放在行囊中的书简,他只带了一小箧,顾至只花了几天就看完了。
今天被他拿在手头的这卷,是最后一本。
顾至看完书,将阿猊哀怨的目光摒在脑后,拿着书简去找荀彧。
书僮炳烛见到他,道了声好,为他拉开帐帘:
“顾郎,请。家主说了,您来了直接入内,无需通禀。”
顾至走进营帐,一眼就瞧见了自己要找的那人。
荀彧侧对着门帘而坐,面前摆着棋枰,正手执白子,对着棋盘上的战局苦思。
白玉制成的棋子温润通透,几乎要与同色调的指节融为一体。
他想得太过投入,一时之间,竟未能察觉门前有客人到来。
顾至拿着竹简走近,一眼看到棋盘上的激烈厮杀。
此时,黑白两方正陷入“天下劫”,即将拼夺一决胜负的关键。
白棋中盘被封锁,陷入被动与不利。
当局者迷。
顾至伸手,从藤草编制的棋笥中取出一枚白子,压在角部。
白棋转危为安。
荀彧松开微蹙的眉峰,抬头凝望。
“你来了。”
顾至递出竹简,被荀彧接过,转手递来一只水囊。
“来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