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暗流

侍从面色几变, 小心翼翼地问:

“那顾彦……就是戏焕?”

陈宫眼眶发肿,取了条葛巾敷眼,没留意侍从眼中的震惊。

“八九不离十。戏焕从小佩着玉坠, 鲜少离身,岂会轻易送予旁人?难怪……那姓顾的小子对我出言不逊,原来戏焕竟是他的兄长。”

在得知顾至与戏焕的关联后,陈宫对他的恼怒反而减轻了许多。

懂得维护至亲的人,就算再无礼, 也情有可原。

至于他一个姓顾的为什么会和戏焕成为兄弟……陈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侍从压下眉眼间的惊意,小声问:

“家主, 我们要不要将这件事汇报给曹将军?”

陈宫古怪地睨了侍从一眼:“意义何在?”

侍从心中一突, 不敢表现出任何异状, 任由陈宫审视。

他怕陈宫看出什么, 却又不能在这时候闭口露怯,硬着头皮回答:

“那戏焕用假名潜伏在曹将军身边,怕是另有图谋……”

在他人帐下投效, 却悄悄遮掩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藏头露尾的行径,不管怎么想都极其可疑。

仆从原以为陈宫会认同他的话,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 陈宫不仅没有认同, 反而疑色更浓:

“谁说他用假名潜伏在曹操身边了?”

这句话如同当头一棒,敲得侍从眼冒金星。

“他原本就叫戏焕,曹操也知道他叫戏焕, 何来‘潜伏’之说?”

陈宫淡淡地说道,拨开侍从的手,

“你为何会这么想?”

侍从抓紧了微颤的手:“听闻此人用了假名, 以为他心怀不轨,想当然尔……”

陈宫继续敷眼,盖住了锋锐的目光:“不管他在外头是叫顾彦还是叫戏焕,至少,在曹操那儿,他都交了真名。”

在交了真名的前提下,曹操怎么会去管他以前有没有用过顾彦这个名字?

万一这是个人意趣呢?

陈宫不认为曹操会这么无聊,也不想让自己这么无聊。

侍从极力搜刮着脑中的急智,嗫嚅道:

“可是他与顾至关系匪浅……”

“那又如何?”

陈宫放下葛巾,烦躁地挥手,

“你出去吧。”

他再看不惯戏焕,也不至于使出这般下作的手段。

他们并无仇怨。

陈宫盯着侍从远去的背影,目光沉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等到天色渐黑,陈宫找来家中门客,在他面前写了两个字:

“去查一查此人。”

门客不明白陈宫为什么要查自家的侍从,却还是领了命:

“是。”

……

入夜,一处昏暗破落的房舍。

“陈宫恐怕已对我生了疑,必须早做打算。”

“我早就在想,曹操收了‘顾彦’的信,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难道他对顾至如此信任?直到今日,我才想清了前因后果——恐怕戏焕早就与曹操狼狈为奸,曹操知道戏焕就是顾彦,这才识破了那封假信。”

顾氏兄弟都投了曹操,这与主公的计划背道相驰。

“你在这侯着,我去给笮国相写一封信……”

……

东郡太守王肱失踪,东郡被黑山贼连破三城。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因为“好心”示警,收到了东郡官员的联名求助,于是“情非得已”地被请进东郡,帮助民众抵御黑山贼的侵袭。

兖州牧刘岱知道了这事,除了喊几句“王肱竖子,竟担不起大责”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曹操这个新任的东郡太守。

“东郡之危迫在眉睫,若有曹孟德相助,总能缓上几分。何况曹孟德与袁本初是好友,使君又与袁本初交好,这不是两相便宜的事?”

兖州别驾——王彧开口劝解,但这句安慰并不能让刘岱释怀。

正因为曹操是袁绍的好友,曹操拿下东郡这件事才让他无法接受。

曹操这人可不简单,东郡太守这个位置,困不住他的野心。

刘岱虽然与袁绍交好,但他知道,人心总是偏的。

他与公孙瓒的来往已让袁绍心生不快,如今曹操入场,一旦与他发生龃龉,袁绍极有可能偏帮曹操。

“袁绍身为渤海太守,却不敬长官,觊觎着冀州牧之位。”

刘岱盯着王彧,幽幽道,

“焉知曹操不会效仿?”

这话王彧答不上来。

当上峰对自己的权力患得患失,开始猜疑部下,这时最忌讳的便是听到“劝谏”之语。

但凡说两句公道话,都有可能被当做“心怀鬼胎的同谋”,遭受无妄之灾。

见王彧一语不发,刘岱并不在意。

他不过是发一发牢骚。哪怕忌惮着曹操,在东郡局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他也不能硬生生地把曹操赶走,去找下一个王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