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谋算陈宫(第2/3页)

在凌迟般的精神拷问中,顾至终于站起身。

“是我忘了,打扰这般久,不利于公台养病。这就回去,还望公台保重几声,勿要多思。”

陈宫蓦然回神,这才惊觉后背多了一层薄汗。

“顾郎慢走……”

这只是一句近乎本能的客套,却没想到顾至往外走的脚步真的慢了下来。

“怎么不见元直?”

听顾至提起徐庶,陈宫一怔:“元直正在后院休息,若顾郎想要找他,我派人去将他唤醒。”

“既然在休息,那便罢了。”

顾至方才的话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他没再停留,顺着重新铺了一层薄雪的道路,往门外走去。

在离开之前,他看似好心地提醒。

“过几日恐生变故,还请公台好生保重。”

大门吱呀一声关上,留给陈宫的只有杳然无声的雪景,茫茫的一片白。

顾至离开陈宫家,步履匆匆。

炳烛凑近他的身。

“顾郎可探明白了?”

“看来是我多想了,徐兄来到东郡,并非为了替陈宫传讯。”

徐庶出现的时间着实有些巧,又恰巧与陈宫有交情,叫他不得不多想。

“虽如此……却也不可疏忽大意。”

望着炳烛绷着脸,如长者般告诫的神色,顾至深感有趣。

“跟着你家主君在一起久了,连说话的神态也像了三分。”

炳烛睁着眼,不敢认同:“家主何等人才,我即使是学,也一星半点都学不像,又哪能像上三分?”

顾至没有再与这位主控辩论,加快脚步:“走,去买一些椒、柏酒。”

是夜。

白日因为顾至模棱两可,仿佛意有所指的话,陈宫心中始终惴惴不安。

此时已临近三更,陈宫怎么也睡不着。他悄悄取出火镰,点亮了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在屋内翻找。

不多久,陈宫从衣箧的最底下翻出一只布囊,抽出里面的缣帛,缓缓展开,借着烛光查看。

“岁除之日,开南门。”

陈宫哆嗦着将缣帛点燃。

微弱的火光骤然冒起三寸,陈宫连忙用手挡着,手心被火光烫伤,他却浑然不觉。

黑色的墨迹随着缣帛一同消失,在火光中化为灰烬。

陈宫暗暗舒了一口气,直到这时他才发现,捏着灯的手指正轻轻发抖,无法遏制。

“冤孽。”

杜、傅两个世家的家主说得没错。

将曹操引进东郡的人就是他陈宫。

他以为将曹操引入东郡,是救东郡于水火,可他实际是在“为虎作伥”。

哪有什么恰巧路过,写信示警,一切都是曹操的预谋。

他陈宫就像一个傻子,走进曹操为他设的陷阱里,还要心怀感激,死心塌地地投效。

何等可笑。

陈宫的面上染过一丝恨意,原本尚有几分徘徊未定的心,更加坚定了几分。

即使外头也尽是豺狼虎豹,那些人未必比曹操强上多少,可到底,这些图谋东郡的人从未掩饰过自己的野心,不会有人像曹操这般惺惺作态。

“顾至与荀彧已有察觉,尤其是那个顾至……”

那顾至今天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举动,都像是在他身旁插了双眼,将他的所有秘密都看得明明白白:

城中少了人,找人进城相陪——暗指他要放人进城门。

守岁之夜,人容易疏忽,宜攻城——知道里应外合攻城的秘密。

特意取了竹节,提了爆竹的作用,还点名后院放着的其他青竹——甚至猜出了那些青竹的用途。

越想,陈宫心中便越是不安。

他想写信给杜、傅两家人示警,却又担心自己身边都是眼线,不敢轻举妄动。

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如今暴露的只有他一个人,若是因为他的缘故,将另外两家暴露了那边,真的万事休矣。

最终,陈宫放弃了写信的打算。

住在客房的徐庶倒是仗义英武,值得信任。

如果今日顾至没有到访,他或许还会恳请徐庶替他传两声口信。

可既然顾至知道了徐庶与他的交情,他就不能再走这条路。

徐元直对这一切毫不知情,无心纷争,他不能因为一己之利把人连累了。

思索了许久,陈宫决定暂且按兵不动。

顾至虽已大致猜出他们动手的时机,但预料终究只是预料,无法精确到具体时刻。

“岁诞之日,守岁之夜”,显然,顾至猜到他们会在除夕之夜与新年第一天动手,但是具体哪一天,哪一个时辰,他们无法肯定。

——顾至今日来他家,多半是想逼迫他的心神,让他在慌乱中露出马脚。

想通了顾至的用意,陈宫心神一定。

只要他一如既往,按兵不动,顾至今天这一趟就算是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