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先斩后奏(第2/3页)

此话一出,不仅让误会徐庶的陈宫愣住,也让一直维持着镇定神态的顾至现出了几分诧异。

“保护我?”

“正是。”徐庶长叹了一声,“我与志才,早在一个月前,便通过书信了解了彼此的近况。我这次来濮阳,并非来找志才,也不是真就那么恰巧,和他一前一后地错过——我来此,是受了志才的嘱托,为了保护你的安危。”

顾至蓦然一怔。

“志才不想让你察觉,要我找借口瞒着。我不好离你太近,就听从志才的提议,在公台家借住。”

听了徐庶的解释,陈宫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由紫转青,又由青转红。

“戏志才——”

戏志才让徐庶住在他家,哪里是“瞒着顾至”?分明是在掣肘他的行动。

除夕那一夜,就算顾至没有提前登门,戳破他的计划,有徐庶在,他陈宫但凡想要出一次门,都瞒不过耳聪目明的徐庶。

“他让你监视我?”

见到陈宫脸上的怒气,徐庶下意识否认:“不,志才从未让我监视你,只是……”

只是,确实说过一些……要他多关注陈宫的安危,以防他遇到不测的话。

再联想陈宫目前的窘境,徐庶难得多了点讪讪的意味,揩了揩鼻尖,不再多言。

顾至回过神,想起戏志才临走前只是把竹简交给自己,什么话也没说……顾至的心口咕噜噜地冒着小气泡。

阿兄,总是这样。

他不愿为难徐庶,试探着转了口:“既然如此,能否请元直同行,随我前往博平?”

“这是自然。”好似生怕他拒绝,徐庶立即应下。

随即,他看向神色复杂得能写三本书的陈宫。

“抱歉,公台,我先随顾郎前往博平城,等回来了再替你周旋。”

不久前还信誓旦旦地和顾至说“元直不愿弃我而去”的陈宫:“……”

罢了,自从王肱逃亡,他的脸已经疼过无数次,何妨再疼一回。

“二位径直离去便可,何须告知于我。”

陈宫转身,正心神俱疲地往屋内走,可他只走了两步,就被拦了去路。

“顾某也有一事想要嘱托公台……”

“没空,不答应,我是逆竖。”

受了陈宫的冷脸,顾至反而笑得愈加畅怀:

“那就请公台莫要怪我‘先礼后兵’。”

陈宫瞪大眼,正要怒喝,忽然后颈一痛,从此人事不知。

顾至抓着晕倒的陈宫,往徐庶那一丢。

“劳元直拎着。”

“拎……拎着?”徐庶托着陈宫的两腋,不得其解,“你为何要打晕公台?”

“要进入博平城,取得许汜的信任,少不了公台的帮助。”

如果不是心中已有成算,他也不会一直与陈宫絮叨,在“将功折罪”这个问题上掰扯了这么久。

“这……可是你直接把人打晕,”徐庶斟酌着措辞,“我只怕他醒来之后,不愿相助。”

“难道我不把他打晕,他就愿意相助了?”

顾至回得理直气壮,没有半分迟疑,

“反正都是‘不愿’,那便直接打晕了带走,省时省事。”

徐庶沉思了片刻,竟被顾至说服了。

一刻钟后,他与顾至联手,将陈宫悄无声息地运出住宅。

在离开前,顾至找到了徐质,让他这几日务必跟在荀彧身边,保护他的安危。

徐质对顾至与荀彧的对谈一无所知,以为顾至这回离开,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公出任务。

他郑重地颔首:“将军放心,我定守好荀司马的身侧,不让可疑之人踏近半步。”

顾至拍了拍他的肩,唇角的笑意多了一分飘忽与不同寻常:

“还有……多担待一些。”

多担待一些?多担待什么。

徐质一脸困惑,并没有在意。

当天下午,顾至便带着仍然昏迷但被乔装过的陈宫,与徐庶一起,离开了濮阳城。

徐质谨记着顾至的嘱托,直到傍晚才找贾信换了班,前往府衙,执行他的临时任务。

很快,徐质就知道顾至临走前那句“多担待一些”是什么意思了。

从来温和待人,不会与任何人起争端的别部司马荀彧,此刻神色冷凝,带着让徐质望而生畏的威势,寒声询问:

“顾郎现在何处?”

徐质双唇打着绊,磕磕巴巴地回答:

“不……不是您吩咐将军,让他前往博平的吗?”

此言一出,徐质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只见荀彧面上的寒意更甚,几乎要将周身的气息冻结:

“……备马。”

府衙中的所有人讶然失色:“荀司马?”

荀彧抬手,食指的节骨抵着前额,只一个呼吸,便已恢复往日的平静:

“不用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