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毛玠、张燕(第2/3页)

“听闻阳平、临邑这两座城分别落入袁术与张扬之手。若主公与此二人守望相助,那这东郡——乃至整个兖州,都唾手可得。”

“曹操此人,就是心气太高,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

里头的人嘲讽道,

“却也不想想,登得越高,摔得越重。他连东郡都没掌控好,就妄图吞下不属于他的兖州,岂有不颠覆的道理?”

“主公说得对,曹操自离开东郡的那一刻起,便已自掘坟墓,绝无翻身的可能。有黑山军,袁术、张扬等人的相助,拿下东郡各县,不过是眨眨眼的功夫。”

里头又传来一阵得志的笑声,听得顾至无声撇嘴。

可很快,他疏懒不耐的神色倏然一变,灼灼日光下,深色的眼瞳闪过一丝寒芒。

“笮国相让我将荀彧骗出濮阳……这荀彧是何许人也,为何要大费周折地将他骗出?”

“主公有所不知,这荀彧,乃是荀氏一族的士子,荀淑的孙儿,前任司空荀爽的子侄。他曾在御前任过守宫令,而今不过二十余岁,被曹操聘为别部司马,兼任东郡的代太守一职。”

一听到对方只有二十多岁,许汜就不免生出几分轻视。

何况“别部司马”这一职位可大可小,乃是不入地方编制的虚职。司马兼任代太守,这身份听起来好听,在州郡官员眼中却什么也不是。

“曹操果然是阉竖之家,无甚底蕴。因无人可用,竟让一个毛头小子替他守着,当真可怜得很。”

许汜的谋士谨慎地组织着措辞:

“此人年纪轻轻,却能得曹操如此重用,必然有过人之处。”

“便是有过人之处,倒也无妨。就照笮相国说的,找个缘由,将荀彧骗到博平,然后——”

后面的话许汜没有说出口,应是朝着亲信做了一个只可意会的手势。

即使顾至没有听到最刺耳的字眼,他手中的笤帚也已断成两截。

里面的人好似已经离开,对话声与呼吸声先后消失,难以再辨。

顾至收起青铜杯,握着半截笤帚,面不改色地回到放置工具的矮房,换了一柄新笤帚。

他佯装扫地,从堂屋的后方绕到堂屋的前方,在长廊的尽头看到一个穿着皂色官服,系着青色绶带的人,正背对着他的所在,与一个身型健硕的男子说着什么。

穿着官服的人应该就是许汜,至于那个健硕的男子……

顾至将目光落在对方身上,打量着那英武硬朗的面容,因为短小而显得格外落拓的络腮胡,漫不经心的站姿。

这个形象,再加上许汜勾搭黑山军的剧情,一个名字呼之欲出。

黑山军中势力最大的首领,褚燕。

或者该叫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

“张燕。”

穿越之初,陶谦的部曲曾用离间计,在曹操面前以外号相称,污蔑顾至是黑山军。

当时夏侯惇曾说,“黑山内部,跑得快的叫张飞燕,眼睛瞪得像铜铃的叫李大目”,这张飞燕,指的就是张燕。

张燕不止跑得飞快,五感亦是十分敏锐。

他察觉到一道审视的视线,凌厉的双眸一凛,蓦然投向东侧。

顾至没有避让,只垂眸扫着地,无论是姿势还是仪态,都像极了一个业务熟练的仆从。

出于谨慎,他脖颈上的玉坠与丝绦早就摘下,收入袖囊。此刻顾至身上并没有任何一样特征之物,穿着与仆从无异的古旧袍服,毫无任何违和之感。

可是见过画像的张燕,还是透过灰扑扑的掩饰,认出了那暗藏英气的眉眼,胜于常人的容貌。

张燕:“……”

察觉到张燕变化的神色与短暂的失神,许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看到一个正在扫地、平平无奇的仆从。

许汜捉摸不透张燕的想法,谨慎地询问:

“张将军,您这是在看……”

张燕收回视线,看向许汜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善:

“你怎可让他干这种粗活?”

许汜:?

他是谁?什么粗活?张燕说的,该不会是那边那个扫地的小厮吧?

许汜几近风中凌乱,但因为有求于人,不得不陪着笑脸,仔细措辞:

“张将军,您这话,下官怎么听不懂?”

却见张燕快步走了过去,夺过顾至手中的笤帚,一把折成两段。

“别扫了,跟我走。”

为了不暴露身份,顾至只是警惕着张燕的一举一动,并未动手。

当张燕夺过他手中的扫把,他也任他为之,没有任何反抗。

顾至正等着看张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没想到张燕跟他一样,只是把许汜家的扫把折成两段,并没有做别的事。

而后面的那句话,更是让他摸不着头脑。

跟张燕走?去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