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带薪放假

对于笮融的这番话, 陶谦将信将疑。

让陶谦没想到的是,十天后,战局真的迎来了转机。

彼时, 吕布的大部队占领了半个东海郡,却从后方传来急报,说袁绍的部队大力压制青州西境,平原郡即将失守。

得知自己的老巢被袁绍偷袭,吕布两眼一黑。

陶谦想找的盟友不是公孙瓒吗?为什么偷袭他的人是袁绍?

“正因为公孙瓒所在的幽州离我们青州较远, 中间又隔了一个冀州,我才率领大部队南下,速攻徐州, 想在公孙瓒的援兵抵达前拿下东海郡。”

吕布气闷不已, 想不通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这袁绍, 当初不肯收留我,却在我出兵的时候趁虚而入,当真可恨。”

主将高顺一心为吕布着想, 他思索了许久,郑重提议:“袁绍与曹操是旧交, 素来守望相助, 主公何不写一封信, 向曹操求援?”

明亮的火光从吕布眼中迸出,又渐渐熄灭。对于曹操的立场,他有些拿不准:

“袁绍势大, 又与曹操有着很深的交情。我向曹操求援,他会帮我吗?”

“袁绍是曹操的盟友,将军亦然。既然同是盟友, 将军自然可向曹操求助。”

北海国相孔融也在军中,刚饮了两口醇酒,此刻正是酣畅之时,听不得吕布的丧气话,

“何况,将军攻袭徐州,也是为了替曹操父子讨一个公道。将军用心良苦,曹操若不愿帮助将军,便是辜负了将军的真情。”

起先,吕布还时不时地点头,等听到第二句,他两眼迷茫,惊诧地看向孔融:

“我什么时候想帮曹操讨回公道?”

他攻打徐州不是为了给自己出气吗?跟曹操有什么关系?

孔融狠狠一噎,不可思议地瞪着吕布,仿佛在看一个山村匹夫。

“将军莫非不知道什么叫‘师出有名’?”

他当然知道吕布不是为了曹操,这不是为了找个理由让曹操没法拒绝吗?

“我当然知道,”吕布肯定地回答,“像我此次出兵,就是师出有名。”

陶谦算计他,他打回去,难道不是师出有名?

孔融听不见吕布的心声,但他想也知道吕布说的“师出有名”和他说的不是一回事。

好在吕布虽然一意孤行,又缺少战略远见,但他不会不识好歹。

他知道孔融是在帮自己,正巧吕布自己又没了辙,索性撒开手,把这件事交给孔融来办。

“文举说的是,那便劳烦文举替我写一封信,向曹操求援。”

孔融无语了片刻,还是帮了这个忙。他指着身旁的青年道:“这位是东莱太史慈,字子义,极善骑射。可让他代为送信,足以缩短半日行程。”

吕布不认识太史慈,也不知他的本领,连连点头,认可了孔融的提议。

当太史慈与张辽的护送队一前一后地抵达兖州,曹操带着长子与部众,站在城门外迎接。

见到脸色不佳的老父亲,曹操只随意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将目光黏在张辽与太史慈的身上。

以他多年辨别人才的经验,这两位,一看就是好手,绝非庸碌之辈。

曹操的拳拳爱才之心又一次热情高涨。他让长子安顿曹嵩,自己留下,请张辽与太史慈入城,到他府中细谈。

等知晓太史慈的来意,看完吕布寄来的信,曹操难掩面上的惊讶。

袁绍怎么会趁机攻打青州?他早在一个月前就给袁绍写了信,让他不要插手徐州的是非,警惕着公孙瓒的异动。

片刻后,曹操想通了袁绍出兵的动机,脸色微沉。

看来袁绍这位老朋友对他甚是轻忽,并没有把他的提议放在眼里。

不管心中怎么想,明面上,曹操都流露出一副义愤难平的模样,对着太史慈与张辽道:

“袁本初此举,有违道义,孤一定会派人劝阻,还请二位耐心等候……”

太史慈未曾察觉曹操的拉拢之心,径直起身:

“我不过是传信之人。信已传到,就此告辞。”

他听从母亲的请求守在孔融身边,只为了保护孔融,对吕布、曹操等人的纠葛没有任何兴趣。

张辽看出了曹操的拉拢之意,却自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

“已将费亭侯平安送回,幸不辱命,我也该回去了。”

他与吕布同为并州人,与并州军关系密切。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弃吕布而去。

曹操见两人去意已决,哪怕心中再扼腕,再可惜,也只能放人离开。

侍从领着张辽、太史慈走出堂屋,正巧在院子中碰见了顾至与戏志才。

太史慈瞧见顾至,漫不经意的神色稍稍一变:

“是你?”

顾至闻声抬眸,见太史慈盯着的竟是自己,脑后缓缓升起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