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怜他(第2/3页)
如此一来,陶谦就能保住徐州。如果运气好,还能让吕布与袁绍两败俱伤,等公孙瓒入场,袁绍被迫迎击,陶谦还有机会与袁术联手,吃下青州的部分土地。
袁绍并非蠢人,听完顾至的分析,他的脸色隐隐发绿。
始终保持沉默,只盯着酒杯上花纹的荀谌终于抬眸。
他注视着对面的顾至,唇角漫起一丝笑意。
“刘虞不会放任公孙瓒为所欲为……”
哪怕几乎被顾至说服,已将陶谦的谋算看得明明白白,袁绍仍然垂死挣扎。
他出兵攻打青州,已经占据了一郡,如果在此时撤兵,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若刘虞身故呢?”
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入耳中,却惊得袁绍打翻了酒盏。
“他要刺杀刘虞?”
顶着忽青忽白的脸,袁绍踌躇再三,终究定下决心:
“孤明白了。待孤写一封信,你们送回去给孟德。”
离开主帐,郭嘉学着顾至往日的模样,海豚豹式鼓掌。
“顾郎独自一人便劝服了袁绍,可谓是独步当世。”
顾至一听到郭嘉的夸奖,就有了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郭嘉接下来又加了一句。
“只是,我听说顾郎是‘带俸出游’,”郭嘉弯起眼,面上尽是调笑之意,
“没想到顾郎对主公一片赤心,嘴上说着休沐,背地里却又一次为主公立下大功。”
顾至:“……”
他能说什么?说自己非常想念荀彧家的饭菜,想早点解决袁绍这头的破事,早些回去吗?
郭嘉见他答不上话,还想逗弄几句,就见戏志才挡在他的身前。
“郭军师,听说你眼中进了沙,想让我帮你吹一吹?”
“……”
突然被旧事重提,郭嘉心中隐感不妙。
这哪是问他要不要吹眼睛?这分明是在说“要不要我帮你打两拳”吧?
想到陈宫曾经顶着两个硕大的乌青,直到二十天才完全消散的惨况,郭嘉并不想走他的后路。
他从善如流地转移话题:
“走,回去收拾收拾,待袁公写好信,我们便折返兖州。”
午后,顾至等人带着袁绍的回信,平安地抵达治所。
甫一下车,顾至就直奔署衙,看得郭嘉啧啧摇头。
“不知道的,还以为顾郎有多喜欢这个差使呢。”
明明喊着要多休沐,却还是在休沐日来署衙点卯,是为了见谁,不用问便知。
顾至径直来到署衙的后堂,走进平时的办公点,却没有见到荀彧。
在询问了几人后,他总算探到荀彧的去向,往户曹官员所在的署衙赶去。
经过墙边一处八角漏窗,透过窗格的间隙,顾至见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影。
不等他出声呼唤,隐隐约约的对话随风而来,灌入耳中。
“……你四兄可被你送的这根玉簪惊坏了,一个劲地盯着顾郎。这簪子究竟有何隐秘,莫非是你亲手所做?”
顾至心中一跳,屏息凝神,却听不清荀彧的回答。
荀彧似乎刻意压低了声量。因为声量过低,又隔着较远的距离,他只零星听到“行之仓促”“不妥”之类令人捉摸不透的词汇。
顾至离开漏窗,沿着墙角疾走,直到距离二人只有几丈远,才清晰地听到剩下的对话。
“并无此意。”
“阿漻自小失了怙恃,无人养育,与仅仅比他大三岁的志才相依为命。”
“他心性纯澈,怜老恤幼,却鲜少顾念自身,又不擅琐细之事,我既见着了,多少要照拂一些。”
随着荀彧的讲述,郭嘉的表情越来越怪异,眼神也越来越飘忽。
郭嘉暗道不妙,心想,文若当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怜老恤幼……他是没看出什么怜老,只看到顾郎每天逗弄二公子,将几个曹家小辈治的服服帖帖。
如果算上温县那一次——不顾手上的伤,及时救下马小郎——倒是姑且能与“恤幼”挂钩。
但。
“鲜少顾念自身”又是从何而来?
顾郎虽行事英勇,但每日吃好喝好,从不会亏待自己,怎么就“鲜少顾念自身”了。
对于郭嘉的不认同与怀疑,荀彧并非没有察觉。
他垂着眸,回想着留守东郡时,顾至悄然离去,几次以身犯险,思虑再三,并没有把这些事告诉郭嘉。
“我怜他幼失怙恃,怜他无人可依,怜他命途多舛,被恶人所害……”
想到那道藏在丝绦与衣领下的剑创,荀彧的心中好似被蜂蚁啃噬,隐隐生疼。
“我愿与志才一同,以兄长自居。代父兄之荫庇,时时照拂,护他周全。”
烈日灼目,蝉鸣躁动。
身后久久没有回应。
荀彧回过身,却见郭嘉木头般站在原地,两眼发直,好似走丢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