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介绍

无人知道郭嘉心里在想什么, 也无人知道他今天的神情为何这般违和。

倒是顾至欲起身的动作引来几人的注意。

戏志才一直盯着顾至,仔细打量他的神情,而后, 视线向上,落在他好似重新打理过的发髻上。

“……”戏志才仿佛理解了郭嘉的怪异之态,目光如铗,霍然刺向荀彧。

曹操没想到荀彧竟点出了天子的事,正不知如何回答, 突然瞧见旁边的顾至似乎挪了身。他暂且将荀彧的问题放到一旁,询问顾至:

“顾郎莫非有别的见解?”

怎么又被点名了。

顾至在心中给老曹扣了一分,念着前两天的假期, 把这扣掉的一分又抠抠索索地加上, 难得好心地为老曹解围:

“我以为, 主公欲征伐张绣叔侄, 一则为了静观徐州之变,二则为了陈留郡的屯田之业。”

下午那些政务不是白处理的,其中有一条, 就说枣祗、韩浩提倡屯田,并在陈留郡施行。

陈留郡人口众多, 水系发达, 土地肥沃, 有良好的屯田基础。这屯田的计划才刚开始施行,若在此时遭受战乱,前期的准备都白费了。

“顾郎说得正是。”曹操捋须颔首, “顾郎之言,亦是我心中之想。而天子……若天子在外漂泊,孤自当奉迎, 以免圣人蒙尘。”

郭嘉此时已琢磨明白曹操的心思。

因为代掌军政诸事,荀彧掌握了他们不知道的讯息,猜到了曹操忽然决定征伐张济、张绣的主要原因。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件事,虽然在座的大家都懂,但到底不好放在明面上说。

顾郎看起来是最会气主公的那一个,但他似乎对主公的脾性了解颇深,只要他想,每一回都能精准地顺着毛捋。

倒是文若……

郭嘉将目光投向荀彧,隐隐蹙眉。

文若行事一向熨帖宛转,进言前总会平和铺垫,让人如沐风般舒适,鲜少有这么直截了当的时候。

何况,文若刚才的神情……

视线再度在荀、顾两人身上流转,郭嘉难掩探究之色。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在文若回到署衙的那一个时辰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竟让文若的心乱了。

郭嘉猜不出事由,不免搔头抓耳。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曹操与其他谋士商议了几项要事,他也无暇关注。

会议结束后,顾至随着荀彧出门,正忧心如焚地询问他有哪一处不适。倏然,郭嘉与戏志才快步靠近,一前一后地挡在他们中间,各拦住一人。

“文若,可还记得——出征兖州前,你还欠我一场酒宴?”

“阿漻,你随我来一趟,我有要事与你商榷。”

原本与荀彧之间只隔着一尺长的距离被转瞬拉开,两道身影如门墙一般挤在中央。

顾至仍惦记着荀彧刚才的沉默与异样,他忍着担心,目光透过二人之间的缝隙,锁定在荀彧的身上。

被重重衣影遮挡的荀彧也在看着他。像是感受到他的担忧,荀彧轻声宽慰:“我无事。”

刚出门的荀攸瞥见院中挤在一处的四个身影,别开目光,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挪到角落,试图绕道离开。

慢一步的毛玠也看到台阶下方的景象,回想着郭嘉刚才嚷嚷的“酒宴”,他神色恍惚了一瞬,虚心地向旁边的程昱求教:

“莫非有同侪间的宴会?”

同处一个部门的官员,彼此之间聚在一起小酌,倒也是常见的事。

程昱一言难尽地看着毛玠,旁人都道他刚直凶厉,他倒是觉得,比他“刚直”的谋臣大有人在。

“孝先往日勤于公务,若是想解解乏,可找县衙的属官饮上一杯。”

至于那四个人……莫掺合,莫掺合。

程昱点到即止,背着手离去。

作为深识远虑的谋士,毛玠本就聪颖,听到程昱的提点,他顿时明白自己刚才有所误解。

望着那四人远去的背影,毛玠收了神,跟在程昱身后缓步离开。

林荫小道。

顾至随着戏志才走到无人的庭院,正低头思量对方口中的要事,便听走在前方的戏志才忽然开口。

“若有为难之处,可来找我。”戏志才并未回头,他的声音低缓而沉闷,像是隔着一层瓦缶,

“倘若有一些心焦烦闷的事,也可来与我倾诉……只要你愿意。”

顾至不明白戏志才口中的“为难”“烦闷之事”是什么,一时之间,竟无话可答。

因多种缘故,他与戏志才始终维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并未像真正的兄弟那样无话不谈。

他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与戏志才相处。

“我知你心中对我陌生,并不记得你我的过往。只对我而言,你始终是我的阿弟,纵有沧桑之变,我亦永远将你视作唯一的亲人,祈盼你能一世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