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共榻

按照现代的话来说, 顾至这完全就是废话文学,说了等于没说。

毕竟“到底倾慕谁”这个深奥的问题,他实在是答不上来。作为先天单身圣体的他, 穿越了那么多次,还从来不曾对任何人有过倾慕的感觉。

如果非要做个抉择,他大概会默默地在调查问卷上敲下“手机”两字。

只有手机,让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在最后一个念头升起的瞬间, 顾至的脑海深处似乎闪过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道人影太过熟悉,短暂地停留了一瞬,被他下意识地忽略。

荀攸不知顾至脑中所想, 在听到他的回复后, 那双幽静的瞳中略过一丝怒意, 火光烛天。

顾至从木架子上找了一块葛布, 正准备擦拭桌案上的水渍,一回头,荀攸已果决地起身, 一语不发地往外走。

望着他决然离去的背影,顾至持布的手停在半空, 缓缓地眨眼。

……生气了?

在出声挽留与摆烂放任之间, 顾至选择了后者。

他若无其事地拎着葛布, 擦拭桌案。还未将案上的水渍彻底清理干净,两耳忽然捕捉到门外的脚步声。

顾至抬头望去,只见荀攸此时已走到门边, 刚掀开帐门,就与站在门外的人正面相对,险些撞上。

站在外头的正是荀彧。

在顾至的帐中见到荀攸, 他不免讶然。又见荀攸目光沉邃,脸上似带着冷意,荀彧顾不上寒暄,担忧而关切地开口。

“公达,发生了何事?”

荀攸沉默着,一双与他相似的棕瞳深处翻滚着火光,盯着他的眼神……竟有些痛心疾首?

荀彧未来得及辨认其中的深意,就听见一声压得极低的声嗓,从荀攸喉间挤出。

“何至于此?”

“?”

荀彧听清了荀攸的每一个字,却不知这句话从何谈起。

面前的荀攸好似并不需要他的理解。在说完这句令人捉摸不透的话后,荀攸当即离开帐门,从他的左侧绕过。

步伐之迅疾,像是后头烧一把火。

荀彧不解地望着荀攸的背影。等荀攸淡出视野,他在门边站了片刻,隐约有了猜测。荀彧掩去一丝局促,垂着眸,掀帘而入。

见荀彧久久不言,顾至先一步打破沉默:“公达怎么了?”

他已擦完桌子,重新盛了一壶清水。

一缕浅淡的药味萦绕在帐中,来自榻上放着的一瓶药丸。

“并无大碍,只是些许误解。”

荀彧在顾至身边坐下,如往常那般牵过他的手,将指节搭在腕部,细细诊脉,

“晚间的药用过了?”

“用过了。”

因为行军路遥,不方便熬药,荀彧提前让人把药制成药丸,让他随身携带,定时服用。

顾至一动不动地任荀彧诊脉,盯着腕上那只修长漂亮的手,冷不丁地想起前几日的异样。

指腹在手心中留下的触感仿佛残留了一些,而现在,这带着薄茧的温暖指节又落在手腕的位置……带起另一种不寻常的刺痒。

荀彧感受着指腹下的凉意,眉间微不可见地一蹙。

他压下想要将那凉意捂热的念头,缓缓收手:“公达方才是来找阿漻的?”

“算是吧。”

顾至不确定地道,他直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荀攸来找他的缘由。

“公达问我‘你到底心悦何人’……”

话未说完,些许温中带凉的液体溅到了手腕。

顾至低头看去,刚被擦拭干净的桌案又撒上了一层清水,一只陶杯倒在桌案上,杯中盛了半数的清水汩汩涌出,无声蔓延。

“抱歉。”荀彧立时放下水壶,取过葛布擦拭桌案,忙碌的样子让顾至想起了刚才的自己。

可见,荀攸的这个问题确实匪夷所思,令人摸不到头脑,连文若这般冷静从容的人都被惊得拿不稳陶壶。

“文若勿忧,我方才也洒了小半壶水,将将擦干。”

顾至看着多灾多难的桌案,不知为何,竟有些欢喜,

“你我皆洒了半壶水,倒也算‘神会心契’?”

捉着葛布的手骤然一顿,荀彧始终垂着眸,从顾至的角度,只能看到垂落的睫毛,如微风吹拂柳枝般轻轻晃动。

“阿漻……如何回答?”

荀攸那一句“何至于此”仍在耳边回响,他的心中已有了答案,指尖稍稍收紧了几分,在葛布上留下数道嵌痕。

“也算是……据实相告?”

顾至确定又不那么确定地回答。

某种程度上说,废话文学,当然是最真诚、最真实,可信度最高的答案。只可惜他的神来一笔没能成功地活跃气氛,反而惹恼了荀攸。

“也不知公达为何生气。”

虽然荀攸不太喜欢与人接触,但他绝不是什么难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