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撞破(第2/3页)
“是不是张济、张绣,午后便有分晓。”郭嘉见荀彧理好发冠,顺势起身,
“你俩自个儿去取朝食,我就不打扰了。”
他飞快地离开营帐,脚下几乎要踩出火星子。
当营帐内只剩下顾至与荀彧二人,空气再次变得粘稠而炙热。
顾至佯装镇定地饮着水,饮了一口又一口,格外养身。
荀彧亦是沉默着,稍稍弯下身,将散开的单衣往中间收拢,将顾至垂落的一缕碎发别到耳后,温声低语:
“阿漻在这等我,我去取朝食。”
“……好。”
顾至没有抬头,盯着眼前已理得格外端正的衣领,挥开记忆中另一番衣衫凌乱的模样,没有再喝。
他怕再喝一口,就会因为脑中的杂念,被水呛到。
荀彧掀开门帘,一抬眼,就看到十丈之外,荀攸站在篝火旁,定定地盯着自己。
足下略停,昨日那句“何必如此”如若山谷回音,在耳边晃荡。
荀彧权衡片刻,朝荀攸稍稍颔首,并未急着上前解除昨日的误会。
他转向东侧,往开灶的地点走去。
还没走出几步,就在另一处营帐前看到抱肘而立的戏志才。
“……”对任何意外都能坦然面对的荀彧,第一次有了头痛的感受。
然而头痛归头痛,他却不能不面对。
“志才。”
戏志才不咸不淡地望着他,平静询问:
“昨晚睡得不错?”
这句话好似隐藏着别样的锋芒。荀彧并未因此失措,只平心静气地回答。
“尚可。”
晨风吹动旌旗,发出飒飒的声响。
戏志才盯了他片刻,没有多说什么,拎起营帐旁侧的竹篮,递给荀彧。
“两份朝食,还热着,省得你再跑一趟。”
荀彧微顿,掩去眸中的讶然:“多谢。”
“何必言谢,你只是顺便。”
毫不客气的话却让荀彧哑然失笑。
“志才何妨坦直一些?”
若总是否认好意,将所有事都藏着,一个人承受,未免太过疲累。
“坦直?”
戏志才读懂了荀彧的言下之意,走近两步,以只有两人听得到的音量低语,
“那我便坦直一回——”
荀彧见他神色郑重,不由屏息凝神,聆听接下来的话。
“若按常理……”戏志才神色肃然,
“你应当唤我一句‘大舅兄’,或者‘大伯兄’。”
荀彧:“……”
“文若唤一声‘大舅兄’或者‘大伯兄’来听听?”
事到如今,荀彧哪能不知这是好友在逗他。
郭奉孝也就罢了,怎么连一贯不苟言笑的戏志才也……
心念转动,荀彧并未退却,也不曾让对方如愿以偿:
“志才何时为我二人置办酒席,便可让我改了称呼。”
“想也休想。”戏志才咬牙而笑,松开竹篮,“赶紧带着朝食回去,别误了饭时。”
荀彧没有立即离开,再次抬眸:“刺客?”
谋士之间并不需要直言,只需一个简单的词汇,便能让对方心领神会。
对于荀彧心中的疑问,戏志才心知肚明。
他面如止水地开口:“陶谦。”
徐州因为腹背受敌,早已摇摇欲坠。
即使袁术被杀,孙坚退出徐州,陶谦得到少许喘息的机会,却仍被吕布压制,哪有时间抽手对付曹操?
与其说那两个刺客是陶谦派来的……倒不如说,那两个刺客是旁人要硬扣到陶谦头上的。
荀彧不由蹙眉:“志才,莫非你……”
“自然不是。”戏志才立时否认,“如此小打小闹的栽赃,能对陶谦有什么妨害?”
他确实想借曹操之势除去陶谦与笮融,但他不会浪费时间在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上。
曹操已经和陶谦结成死仇,没必要再“让”陶谦派遣刺客激怒曹操。
荀彧也想通了这一点,神色微变:“莫非是主公——”
“十之八九。”
曹营守卫严密,尤其是主帐附近,里外三层守备,岂会让刺客悄无声息地探入帐中?分明是自导自演。
曹操本想趁着张济、张绣还未站稳脚跟,一鼓作气拿下豫州。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张济、张绣与孙坚结了盟,又有豫州的诸侯王在一旁搭帮,短时间内很难将张氏势力覆灭。
既然如此,与其继续留下,与张氏死磕,倒不如先将陶谦这个老仇人处置了,啃下彭城、下邳两地。
加入吕布,一起殴打陶谦,这叫趁火打劫;被陶谦派来的人刺杀,为了报仇,出兵攻打陶谦,这是师出有名。
戏志才话锋变转:“不过,主公既然想征讨陶谦,你我倒是可再送主公一份大礼。”
荀彧盯着戏志才片刻,缓缓颔首,带着竹篮转身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