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宽慰(第2/3页)
但当顾至终于从他筷子下抢到一颗肉丸,面上露出畅快的笑意的时候,郭嘉与荀彧、戏志才、荀攸三人对视了一眼,各自垂下视线。
郭嘉想,虽然他并没有看出顾郎哪里不快乐,但以荀彧的洞悉之能,他既然说顾郎不快乐,那必定是不快乐的。
唉,别人都是彩衣娱亲,只有他郭奉孝是竹筷娱友。
只希望顾郎早些排解忧愁,也不枉他每天对着水缸练习夹鸡蛋之术。
时间悄悄地挪到正月。
正月二十是顾至“十九”周岁的生日。汉朝历法通常以虚岁计龄,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他现在应当是二十岁,可以行冠礼、取表字的年纪。
顾至对加冠礼没有兴趣。
一来他并不是真正的二十岁,即使不算这个世界的履历,他也参加了好几次冠礼,早已过了新奇体验的时候。
二来他不是士人,又正值战乱,完全没必要搞这些形式。
然而,除了顾至本人,身边的其他人都对他的冠礼表现出高昂的兴致,时常聚在一起占吉日,叽叽咕咕地商议流程。
荀彧知顾至不喜繁琐,几度权衡之后,出言宽解:
“只是简单地庆贺一回,即使是寻常人家,亦会略做筹备。”
顾至不好拒绝友人们的好意,既然只是他们几人之间的简单筹备,自然与寻常的冠礼不同。
冠礼需要占卜吉日,在那之前,顾至已收到了各色各样的生辰礼——
他原以为这是提前庆祝加冠的贺仪,还是郭嘉说漏了嘴,说“文若送了生辰礼,我们也得送,不然岂不显得小气”,硬拖着戏志才、荀攸、徐质、曹昂这些与他相近的人,每人给他包了个礼盒。
顾至光是拆礼盒就拆了一刻钟,等到他把礼物盘点完毕,天色已变得黑灰,即将进入宵禁。
他没有回曹操给他安排的住所,只留在别部的署衙,翻阅卷宗。
往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已然褪去,他查阅着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军情,将得到的讯息全部归入大脑,再通过竹简,将自己这几日整理的情报,用精简的文字记在竹简上。
毛笔专注地在木牍上留下墨痕,昏暗的灯光在青铜灯的掌心跳动,让时间也变得无知无觉。
更深露重,摇曳的烛光仿佛摇篮一般带来困意。顾至不由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忽然听到身旁传来一声叹息。
一件犹带着体温的外袍落在他的肩上。顾至动作一顿,缓缓地放下手。
能让他毫不设防,在专注状态下对对方的到来一无所觉的,唯有一人。
“文若?”
指节分明的手为他收拢外袍,掩去深夜的寒意。
“怎么来了此处?”
顾至没有抬头,只是盯着荀彧胸前的衣领:“想到有一些事未做,便过来了。”
夜一般的沉默笼罩四周。
荀彧坐在他的身侧,忽然伸手,将他的脸捧起。
顾至看到荀彧眼中的忧愁与挂念,素来明亮的眼眸,在昏昧的灯光下被染上了同样的黯淡。
“可否告诉我,阿漻这几日为了什么而不安?”
心中正想着解释之语,冷不丁听到这句话,顾至眼中的光晕骤然一震。
是他忘了,文若“贯微动密”,能敏锐探查到许多细小的事物。
他以为他掩藏得极好,其实,他这段时间的紧迫一直被文若看在眼中。
文若……能看出他的情绪。
那么……那天呢?
看了一夜庞杂资料的大脑开始隐隐作痛,他还未想个明白,荀彧已倾身靠近,在他前额落下一吻。
这个吻没有情难自制的欲念,只有宽慰般的温柔。
“要怎么做,能让你消除不安?”
柔软的唇瓣顺着眉骨,一路向下,沿着鼻翼,最终落在唇上。
当唇上传来温润的触感,顾至手中的毛笔落在地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声响。
他揽住荀彧的后颈,闭着眼,无声地将那片温润含住。
这一刻他什么都不愿意想。不想去想所谓的重启,不想去想所谓的最后一次,更不想分辨他那一日主动靠近荀彧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卑劣。
他只是遵循本心,回应着这片温柔。
“我只是有许多事想不通。如果一件事不管怎么做都是失败,最后一次的努力是否有意义?”
呢喃之语顺着唇缝溢出。
荀彧稍稍退开一些,与他前额相抵,聆听着他的每一个音节。
“浩然洪流之下,人人都是草芥……”
即使是曹操这样的“赢家”,也躲不过丧子之痛,留下的泱泱大魏,不过46年就被篡权。
一个人再强大,再努力,再智计卓绝、武艺无双,又岂能抵挡整个外界,抵挡所有的天灾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