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刘协(第2/3页)
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见到刘协的那一刻,突然浑身反常,像是被激起了防御系统。
按照常理推断,这很有可能与他失去的那段记忆有关。
“文若……当小心天子。”
这是不恰当的言论,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大不敬的错误。
但顾至说得毫不犹豫,丝毫没有避忌。
荀彧在他开口的那一刻,便已猜到他想说的话,及时抬手,掩住最后的两个字。
“此事不可在人前提及。”荀彧没有任何责怪之意,只郑重地提醒,
“阿漻今后……也当避着些。”
待结束密言,门外正好传来郭嘉响亮的声嗓:
“顾郎,文若,我可否进来?”
顾至拨开竹帘,看向门外之人:
“奉孝何时变得如此客气?”
“这不是担心你们二人在屋中……不愿他人打扰,这才有此一问。”
那诡异的省略号是怎么回事。
拨开竹帘的手险些一松,顾至看着郭嘉,似笑非笑地回应:
“既然知道‘打扰’,就不该多此一问。”
眼见顾至对于他的调侃愈加淡然,几乎难以再撩拨分毫,郭嘉心中深感可惜,却也没忘记来意,进了署衙的屋内,轻声询问:
“无事罢?”
“无事。”顾至心中一暖,在他身侧坐下,
“主公那边可有吩咐?”
“并无。”郭嘉取过旁边的青铜水壶,给自己斟了一杯,
“我们是主公名下的幕僚,并未在朝中任职。只文若与公达——”
郭嘉往荀彧的方向瞄了一眼,饮下杯中的水,
“他二人应是逃不过天子的任命。”
被天子任命,倒也无妨。只是天子的心思难猜。先前这位惹出失踪的大乱,在各州上演“真假天子”的戏码,如今主动出现,不知他究竟意欲何为。
品尝着口中的凉水,郭嘉摇了摇头,啧啧评判:
“你这怎么连一口淡酒都没有?只有清水,还是冷的?”
“喝水养生,凉水宜口。”顾至随口道,“奉孝正该多喝一些凉水,压一压过载的口舌。”
郭嘉没能完全听懂顾至言语中的内涵,可就算听不懂,也不妨碍他做出深刻的认识,知道这句不是什么好话。
“既然如此,顾郎正该多饮几杯。”
两人相互损了几句,郭嘉略坐了一坐,便起身告别。
“我还得去主公那一趟。下回顾郎记得为我准备一壶美酒,我要在别部的衙署,一边躲懒,一边自酌——那必将是人间一大乐事。”
顾至总觉得郭嘉话中有话。而且,要躲懒喝酒,去哪不行,为什么要跑到他和荀彧的“办公室”?
“下次奉孝前来,我定会准备一壶蒜头酒,扫榻相迎。”
像是对他的回应早有预料,郭嘉哈哈大笑:“有酒便可,即便是蒜头酒——那也是酒,当饮。”
待到郭嘉离去,顾至与荀彧在衙署中处理完公务,对坐着下棋,等待“下班”。
顾至暂时将刘协的事抛到脑后,决定远远避着,静观其变。
再怎么说,皇帝的事与他一个小小的别部从史没有关系,也不该注意到他这个小虾米。
可让顾至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刘协忽然派人过来传召,不偏不倚地找上了他。
顾至跟在小黄门身后,一颗心落不到定处,不断猜测皇帝找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等他做出了无数猜测,连“皇帝认识他”“皇帝重生”这种离谱的想法都在脑中过了一遍后,他终于跟着小黄门,来到刘协的住所。
进入屋内,首先闻到的是一股香气。
这道香气与荀彧身上舒适而温缓的淡香不同,它浓烈而沉郁,类似与檀香,却比檀香更多了几分冷冽。
“顾郎来了?”
天子刘协倚坐在榻上,歪着身,拨弄着匣中的棋子。
他回过身,年轻的面容上带着笑,眼中意味不明,但并没有多少明显的打量。
“朕闲极无聊,想找人一同玩耍。曹将军说顾郎与朕年龄相仿,往日里悠闲自在,又是爱玩、会玩的人。朕心中好奇,便召了顾郎前来。”
所有离奇猜想都被推翻的顾至:“……”
好个主公,看着浓眉大眼的,竟出了这样的馊主意。
他虽然确实是曹营中最“闲”的一个人,但他哪个方面表现出“爱玩、会玩”?
难怪及冠礼的时候,曹操送来一项做工精致且珍贵的发冠,原来是在这等着。
即使拿人手短,顾至仍在心中温柔可亲地问候了主公一番。
面向皇帝的时候,自然是另一种说辞。
“能为陛下分忧,是臣下的荣幸。”
刘协听惯了这样的奉承,不以为意,示意顾至坐在棋枰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