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渴念(第2/3页)

“走吧。”

刚走了两步,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往边上一歪,将一半的重量压在荀彧的身上。

“差点忘了,我还在‘病’中。”

荀彧怕他摔倒,揽着他的肩,垂眸看他:“当真无事?”

捕捉到荀彧眼中星星点点的忧虑,顾至惊讶至极:“莫非文若没发现我在装病?”

“我只担心……”荀彧捉着他的手腕,把了许久的脉,方才舒展了眉眼,

“你的身子已康复,只近日有些疲累。”

顾至怕他翻动旧账,连忙问出自己刚才一直在意纠结的问题:

“文若莫非身子不适?为何口中会有药草的味道?”

“……”荀彧微顿,“秋日燥热,饮一些青茶降火。”

嗯?

不知想到了什么,顾至正想直起身,去看荀彧的神情,就被一只手按着,紧紧贴着他的颈间,动弹不得。

不等顾至挣扎,那只手已顺势放开。

再看荀彧的神色,也早已恢复如常,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异样。

“阿漻这般行走,怕是会觉得不适,不若我背你离开。”

顾至差点被口水呛了一记,蓦然看向荀彧,反复确认,发现他并不是在玩笑。

若在其他时刻,顾至早已应下,可要让荀彧背着他走过一整条街,让城内所有的人都看到这一幕……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还……还是算了。”顾至直起身,清了清嗓,

“‘因为用了药而好转了许多’,这也在常理之中,我自己走回去便是。”

话虽这么说,顾至心中却有一种古怪的失落感。

他打消了这个奇怪的念头,在药垆领了医工提前备好的药,与荀彧一同离开药舍。

当他们即将抵达住处的时候,对面的巷口走来两个熟悉的人影。前方的那人加快脚步,赶到顾至身边。

“听说我错过了一场好戏?”

郭嘉已换了一身常服,戴着一条崭新的青帻,目光在顾至与荀彧之间来回挪移,像是现代最灵敏的探照灯,捕捉着每一处细小的异动,

“你们在药舍,未免也待的太久了些……”

“前段时间太过疲累,不慎在药舍睡着。”

顾至面不改色地解释,没有丝毫妨碍。不管怎么说,他的这句话也不算完全撒谎,因此解释得格外顺畅。

稍微离得远一些的戏志才亦在此刻走近,关心询问:

“可觉得不适?”

“并无。”顾至转而道,“阿兄与奉孝怎么在此处?”

“我来寻你,正巧遇上郭奉孝。”

郭嘉闻言,不由扬眉:“我也来寻明远。”

屋内的炳烛听到声响,为几人打开院门。

“先进屋坐坐。”察觉到其他方向传来的视线,顾至不想留在外头被人围观,于是顺势提议。

众人进入院落,郭嘉靠到顾至身侧,啧啧称奇:

“你确实也是这里的主人,由你开口相邀,没有任何问题。”

打趣的话刚刚落下,郭嘉忽然感到左边肩膀一沉,仿佛有一只铁锤压在他的肩上,让他举步维艰。

不用想,郭嘉都知道对他落下铁掌的是哪一个人。

他不由僵着背,在心中暗道失策。

在南阳郡的这一年里,他无拘无束地胡诌惯了,竟忘了这里是豫州,有一个不可招惹的大舅兄存在。

“咦,我这个嘴刚刚怎么自己说话了,莫非我在梦中?”

戏志才按着他的肩,眉眼沉冷:“听闻主公‘好梦中杀人’,你可与他一会。”

“……志才兄,你我一年未见,应当更友善一些。”

“我也想友善,怎奈某人的嘴并不想让我友善。”

……

顾至听着耳旁的口角之争,只觉得这一幕既熟悉,又有几分怀念。

炳烛已备好丰盛的接风宴,因着郭嘉与戏志才的到来,他从后堂多搬了两块桌案,摆在前堂的两侧。

不多时,院门响起敲门声。

来的是荀攸,他见郭嘉与戏志才也在,只稍稍一怔,便收了面上的惊讶,抬步进入堂中。

顾至倒是没想到一向离群而居的荀攸会主动登门,不由多看了两眼。

荀彧低声解释:“公达往日忙于公事,时常忘了饮食之事,我便让他每日饭点到我这儿……”

似乎想到了什么,荀彧又补充了一句,

“他虽比我们年长,但论辈分,当是我们的子侄。”

顾至原本并没有多想,直到听到这句解释,他才后知后觉地回神。

像是出于某种直觉,又像是出于某种本能,顾至蓦地看向郭嘉。

郭嘉正提着青铜酒壶,准备斟酒,壶口的酒液却迟迟没有落下。他安然就坐,两耳却仿佛不经意地竖起,在打探两旁的动静。

“……”他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