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开解

在曹操的视野中, 戏志才神情如常,脸上却透着几分苍白之色。

想到初见时,对方那病体支离的模样, 曹操不由代入主公的立场,关切地询问:

“志才可是身子不适?”

听到这话,顾至蓦然转身。

身侧的戏志才已恢复常态,只是面朝着前方,回应曹操的询问:

“劳主公关心, 焕无碍,只是略有些疲乏。”

“既然乏了,那便快些回去歇着。孤这边无碍, 你们都回去吧。”

顾至挂念着戏志才的安康, 无意与曹操拉扯。

但他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 便从怀中取出一团缣帛, 递给曹操。

“这是?”

起初,曹操还以为顾至是因为看不惯自己脸上的血渍,找了块帛布让他擦拭。

但很快, 曹操便通过揉成一团的缣帛,看到渗透到背面的黑墨, 意识到这是一封帛书, 并非用来擦拭污渍的碎布。

“这莫非是明远献上的良策?”

曹操当即坐直了几分, 暗道顾至果然不负他的期待,每到关键的时刻,都能挺身而出, 为他分忧。

曹操脸上的笑意与心中的喜悦还未完全成型,站在榻前的顾至便已诚恳地摇头,一字一句地说出实话。

“这是祢使者托我转交给主公的帛书。”

“……”

曹操虽然没有说话, 但顾至分明在他脸上看到“什么东西”,“难道祢衡还专程写了一封赋文来骂孤”这般丰富且深沉的内容。

顾至见他一副不想接手的模样,不由分说,将缣帛硬是按入曹操的手中:

“主公,收下吧,是好东西。”

“……”

原本曹操就有不太好的预感,经顾至这么一提,他愈发觉得这封帛书面目可憎,上面写的内容或许会让他心情变糟,三天三夜不能复原。

一旁的郭嘉见状,当场作保:

“主公且安心,这确实是‘好东西’。”

见曹操还是一副不信的模样,一时之间,郭嘉不知道是该感叹他与顾至那岌岌可危的信誉,还是该感叹祢衡那深入人心的威能。

顾至料定曹操最终还是会查看这封帛书,不再多言,与郭嘉、戏志才一同离开主帐。

他在帐外三丈远的方位,看到等候已久的荀彧。

这一回,顾至没有立即上前,避开士兵与守卫,低声询问戏志才:

“阿兄可有哪一处不适?”

虽说葛玄与左慈已找来药引,但顾至始终记得当初那满手殷红,令人心惊的一幕,总担心其中会有差池。

曹操的那句询问,正牵动了他心中的隐忧。

“并无。”

戏志才注视着前方,语气未改。

不等顾至再次询问,戏志才已先一步提请,

“阿漻可否去文若那?我有一些事,想单独与奉孝谈谈。”

走在两人身侧的郭嘉正竖着耳朵聆听这对兄弟的谈话,猛然听到戏志才说有事要与自己私聊,忍不住轻轻地“啊”了一声。

戏志才并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打算,他只是用那双带着些许灰色的眼瞳看着顾至,眼中带着坚定。

顾至见他确实不像身体有恙的情状,迟疑再三,缓缓颔首。

直到顾至走到荀彧的身侧,郭嘉也没琢磨明白戏志才的用意。

他望着不远处的二人,难以遏制心中的好奇,主动开口。

“志才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无话可说。”

郭嘉:“……?”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身侧之人,

“所以,我是你特意留下的挡箭牌?”

身旁的人没有开口,但郭嘉已经从他的态度中读出默认。

郭嘉不由长吁短叹:“我就知道……”

他迎着阵阵北风,兀自感叹了两声,凭着敏锐的视角与直觉,一语破的:

“莫非你是因为明远要成为主帅而担心?”

“……”

“这只是主公的权宜之计,若能成功与另外两支军队会师,未必需要明远单独领兵。而已明远的脾性,能撂挑子不干的时候,他一定不会硬撑着……”

“这次与往日不同。”戏志才却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打断了郭嘉源源不断的宽慰。

郭嘉奇道:“何处不同?”

他虚心求教,戏志才却像是葫芦锯了嘴,再也不说了。

刚才的那句低语,仿佛只是郭嘉出现的幻觉。

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下文,郭嘉用力咬了咬后槽牙:

“志才大约不知道一件事,凡事总说一半藏一半的人,很容易被人抓进竹篓,拖去深山老林里殴打一顿。”

戏志才恍然回神,凭借着略长一截的身高,垂视着眼前之人:

“奉孝若想这么做,大可一试。”

想起戏志才曾经单手捏碎胡桃的壮举,郭嘉沉默片刻,当即转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