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来者(第2/2页)

“顾郎,许久未见。”

……差点忘了,这里的“颍川人”,不止郭嘉一个。

见顾至与郭嘉都沉默不语,对他的套近乎没有半点反应,郭图没有任何尴尬的意味,仍在试图向曹操展示他的人脉:

“说来,文若怎么不在此处?”

听到熟悉的名字,顾至忍不住皱眉,但他什么也没说。

曹操不是袁绍。郭图这种行为或许对袁绍有用,但把同样的行为用在曹操身上,只会引来曹操的反感。

甚至,已触犯了曹操的大忌。

“公则远道而来,必然已经累了。我已派人为公则备好床榻,还请公则先去休息。待休息好了,再与孤畅谈。”

郭图不想走,但他到底不是蠢人,纵使刚才没有领会到曹操的真实想法,现在也多少察觉到些许。

他不免有些懊恼,不好再表现得太过,只能顺水推舟。

“多谢明公。”

曹操找来守在门外的亲信,当场吩咐,给郭图分配营帐。

听到曹操所指的营帐正是祢衡目前居住的地方,顾至不由抬眼,往曹操的方向看了一眼。

曹操神色平静,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谁都不知道他正在给远道而来的郭图分配一个所有士兵都闻之色变,不愿意居住的地方。

不明所以的郭图被送走,郭嘉略有些幸灾乐祸地坐下。

他先是关切地询问曹操的伤势,而后才进入正题:

“此人心术不正,慎信之。”

曹操早已通过先前的谈话摸透了郭图的脾性,对于郭嘉的提点,没有丝毫诧异。

“若要用此人,孤宁可重用祢衡。”

果然,要突出一个人的优势,还是得靠同行衬托。

顾至无声感慨,若有所思地指出某个让他颇为在意的问题:

“郭图怎会知道我军营地位于何处?”

“孤还未询问。”曹操不由皱眉。

为了避免被敌军找到营地,也为了方便作战,他们几次更换营地,这一处营地还是曹操受伤前扎下的营,在此停留的时间不算太久。

上回祢衡与陈宫进入营地,是被出去打探军情的斥候带回,可不像郭图这样,独自一人出现在营地附近。

如果不是他孤身一人,没有携带兵器,又及时大喊,说出自己的来意,只怕会被巡逻的士兵当成地方的探子,当场击毙。

“此事恐有蹊跷。”

郭嘉亦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神色逐渐肃然,

“主公先前带兵撤离时,可有让黑山军或者袁军捕捉到些许踪迹?”

“留下断尾的是元让,当时士兵走得匆忙,虽及时清扫了痕迹,但也难免留下一二足印。”

曹操紧绷了面颊,被白布包裹,敷了药草的伤腿又开始隐隐作痛,

“这莫非是袁绍的计谋?袁绍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踪影?”

“若袁绍与黑山军知晓我们驻营的地点,只需在夜间偷袭,或者围营突袭,何必派郭图前来?”

顾至缓缓开口,不认为袁军事先已探知曹营的痕迹。

一旁的郭嘉却像是从顾至的这句话中联想到了什么,神色微微一变。

“先前不知道……现在可未必了。”

顾至读出郭嘉的言下之意,瞳孔扩大了几分:

“……不会吧?”

曹操刚因为顾至的话而放松后背,就被郭嘉的这句话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奉孝是说……袁绍的人可能一路跟在郭图身后?”

“确有这个可能。”

郭嘉脸上看不见往日的随意与嬉笑,坐在一侧,抱肘沉思,

“不知道袁绍与张燕的军队身在何处,但以交战之地的位置估算,应当不会太远。”

他看着曹操的伤腿,罕见地现出忧色。

“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既然有这个可能,主公宜尽早做出防备,以备不测。”

这个道理曹操自然明白。

此刻,他对郭图的到来更觉不满,却又庆幸己方能通过郭图的存在探知到潜在的危机。

曹操将视线投向顾至:

“明远,你怎么看?”

从刚才起,顾至就维持着思忖的神色,直到曹操询问,他才从思绪中抽身。

“奉孝所言,极有可能。”

乌鸦神的直觉远超于常人,他本身就有着能通过已有的线索,探知到最差结局的本领。

他提出的推测,就和墨菲定律一样,大概率会成为现实。

顾至压下一瞬间生出的,借郭嘉的能力规避原著结局的想法,专心应对曹操的询问:

“以此处的地形,或许可以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