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荀氏(第3/3页)

好在荀悦似乎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真的和顾至来个学问切磋。

他让侍从取来一匣古籍,递给顾至。

“我这亦有一些藏书,若顾郎喜欢,可带回去翻阅。”

顾至谢过,获得一只沉甸甸的书匣。

他进门的时候送上了拜见礼,把带来的书籍交给了荀悦,哪知一转眼,刚腾出的手又抱了一匣书籍,比他带来的那些更沉。

在荀悦的提示下,顾至将书匣放到一边。

接着又是二人静坐,四目相对。

顾至忍不住开口:“不知荀侍中找我来,所为何事?”

荀悦沉默着,在顾至的案前续了一杯水。

顾至:“……”

他再次啜饮,因为无所事事,这次饮水的速度快了一些,很快陶杯就见了底。

顾至刚放下陶杯,就见荀悦再次提起水壶,倒满。

顾至:“……”

等一等,他真的喝不下了!

勉力维持着面上的神色,不让表面的冷静裂开,顾至再次开口。

“荀侍郎……?”

荀悦意识到这一举动的不妥,面露歉意:

“是我失了礼数。”

他将一碟糕点推到顾至的案前,斟酌了许久,方才开口。

“族中研习易、经之学,恪守仁义之礼;自幼听从长辈教诲,谨言慎行……”

荀悦像是陷入过往的回忆,目光悠远而空寂,

“荀氏族人,大多豁达明理,文若亦然。”

顾至安静而认真地听着,不置一言。

“文若与六叔家的从妹,自幼比旁人聪颖三分,更是心如明镜,对世间的一切都看得极为透彻。”

顾至曾听荀彧详细地介绍过族中的情况,记得家中的排序。

荀悦口中的六叔,指的是前任司空荀爽,被誉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荀慈明。

而他提到的从妹,应当就是荀爽之女,自缢而亡的荀采。

见荀悦同时说起荀彧与荀采,顾至若有所感,背脊僵硬了几分。

“世人只当我阿妹从一而终,不愿改嫁……并不知晓,我阿妹并非迂腐之人。”

提及往事,荀悦那平稳安然的声嗓多了几分沙哑,目中溢出伤痛,

“她所追寻的,并非是她的丈夫,而是她心中无法企及的愿景。”

她自幼敏而好学,学问才识不输于任何人,却只能囿于世俗之礼,被后宅琐事纠缠。

十七岁那年,她向着世道妥协了一次,嫁入阴家。丈夫死后,她在失去夫婿的悲痛短暂地获得自由,可在不久之后,她又被自己的父亲许给姓郭的鳏夫。

《后汉书》中写道,“采时尚丰少,常虑为家所逼[1]”。

在荀采的父亲又一次决定她的婚姻之前,她就已猜到这个结果,时刻为之忧虑,心结渐生。

“阿妹看得太过通透……也因此,无法从世俗与自我的纷争中获得解脱。”

她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只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文若心思澄明,对世间种种洞若观火,他与阿妹,何其相似。”

顾至袖中的手蓦然收紧。

“我只担心……文若会步上阿妹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