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明媚

◎流浪。◎

那日面试结束,葛静庄询问孟秋情况,他们正准备去吃饭。

孟秋压不住脸上的兴奋,直差手舞足蹈。

葛静庄捧着腮满眼敬佩:“有时候我都羡慕你爸妈,你是真省心,诶?叔叔阿姨会收你转过去的钱么?”

孟秋低头在选附近的餐馆,“线上转的不收,但我开了一张卡放家里,账号密码他们都知道,给他们应急用。”

葛静庄把手搭在她肩上,“放心,这卡指定用不上,叔叔术后情况好着呢,先前你给他们打电话,我都听到了。”

孟秋家里是再普通不过的工薪家庭,平时吃喝够用,但要是爸爸旧病复发,总有些捉襟见肘。

她没提前预支烦恼的习惯,听了葛静庄这话,去捏她软乎的脸:“好啊,你偷听。”

葛静庄连连躲闪,和她打闹,“哪有,明明是你手湿了没法拿手机,开了外放我才听到的。”

只不过期望是期望,现实是现实,它就像刚熨好的衬衫,越是平整,越经不起捏和,稍有不慎,便起了褶。

孟秋很快听闻爸爸再次住院的消息。

她知道的时候已经出院了,不用问他们没和她说也是不想她担心。

表姐偷偷告诉她,妈妈怕家里开销不够,临时接了些私活,有天连着工作十八个小时,凌晨晕了过去送急诊。

孟秋咬牙当不知道,但私下每天一条消息发给表姐,问家里情况怎么样,表姐很尽心,时不时帮她打电话关心,然后告诉她爸妈近况好不好。

孟秋想尽快开始工作了。

她认真盘算过,只要申请到全奖出国,大学四年攒一攒,念个研究生还是够用的。

赵曦亭迟迟没回音。

孟秋后悔没签个合同,这样不理人,上次他那一番信誓旦旦的开价很像捉弄人。

给她绚烂的泡泡,又破裂给她看。某种意义上说,有点儿残忍。

恰好燕大元旦晚会的彩排一天比一天忙碌,孟秋渐渐也没那么多功夫思索赵曦亭为什么没回消息,闲暇之余开始找别的工作。

是个周五。

天空一碧万顷,太阳出来,没前几天那么冷。

孟秋穿不惯新中式长裙,练了这么几天,只敢盯着地板走路,怕一个不小心踩中前面的裙摆,摔个大跟头。

后台的台阶又陡又挤,她正犹豫先下左脚还是右脚。

“小孟。”不远处的人声若洪钟。

孟秋忙不迭抬头,院长穿着黑色夹克,里面白衬衫,正端正慈祥地冲她挥挥手。

她立马笑起来。

“来一下。”院长说。

跟在院长身后的一行人,各个形容肃正,孟秋不大认识,看着像校务骨干。

站在最前面那位西装革履,和别的不大一样,一副商人做派,独特得鹤立鸡群。

男人也在看她,上位者气场很强。

孟秋走到他们前面,礼貌地喊了一声“院长好”,又对旁边的人喊了声“老师们好”。

院长指着她,出言便是夸赞:“我们中文系的小孟,元旦晚会的主持人,才貌双全,入学前上过热搜,免费给燕大做了很久的广告,典型踏实努力的燕大学子。小孟,孟秋,来见一下我们学校的荣誉校董,赵秉君。”

孟秋脑子闪过一丝念头——

也姓赵。

她被院长当着这么多人面夸,有些脸红,回说:“没做广告,是我蹭母校流量了。”她也没说错,要不是上的燕大,顶多一普通新闻。

赵秉君四十来岁的模样,五官不大出众,身姿却儒雅挺拔。

他面带微笑伸出手,“小同学真会说话,饱读诗书的学霸情商就是高,哪儿人?瞧着像南方来的。”

孟秋和他碰了碰手,对方很绅士,并未久握。

“老家霁水,是南方人。”

赵秉君扭头和同事交谈:“几年前我跟着父亲调研,在霁水待过一段,霁水的小馄饨一绝,我父亲到现在还会提起,别的地方做不出来他们那儿的味道。”

院长笑说:“赵老这么刁的嘴都说好,想来是很不错。不过霁水的水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好了,自然养馄饨也养人。”

赵秉君附和道:“老师就是老师,我就一文盲,只会说馄饨好吃,老师从山水到人文,立意一下就不一样了。”

院长转过头,笑骂,“我还不知道你?少拍马屁,读书的时候,私底下没少吐槽我这把老骨头吧。”

赵秉君笑道:“严师出高徒嘛,您严厉点是对的,我哪儿有那个胆子。”

一时间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孟秋安静地站在一边,脸上陪着温和礼貌的微笑。

看来这位赵总也算是师兄。

笑闹完了,院长敞亮道:“怎么样,秉君,小孟你也见到了,年年有人唱衰我们燕大一代不如一代,可你看,年年我们招来的学生都不差,再加五千万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