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发酵(第2/4页)
孟秋有些讶异,她居然毫不避讳,洒脱极了。
薛翊打量了下孟秋,一笑,唇钉也晃起来,“你这嫩生生的样儿,难怪小偷盯你,我都看他跟你好几条道了。”
她那会儿忙着找路,那人走路没声音,丝毫没察觉。
孟秋摸摸鼻子,“我一点都没感觉。”
她问薛翊:“你是燕城人?”
薛翊摸着猫,“这都被你听出来了。”
“但我不是,前夫是,那儿的人说话方式太有传染性,稍不留神就被带跑偏了。。”
她打量她,“你年纪不大吧?一个人来留学?没报语言学校之类?”
孟秋见小猫可爱,毛软乎乎的,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她走得太久,脸冒汗,红扑扑的。
“也不小了,下半年都念大二了。”
“不过在这里确实不认识什么人。”
薛翊觉得稀奇,“一个朋友都没有?”
中国人可是最爱扎堆儿的。
“也不是。”她还是认识邵桐的。
薛翊挺热心地双手合掌拍了下,“我瞧你也没什么事儿,前面就一大广场,全是鸽子,没什么好看的。”
“我带你去认识些人,我也很久没去那个地方了。”
孟秋后来问薛翊,为什么见第一面就对她这么热情。
薛翊说,不管你信不信,世界上就是有眼缘这回事儿。
小酒馆在现代美术馆附近,装修用的大色块,颇有艺术风情,老板是中国人。
他们进去的时候里面的人正在弹吉他。
很艺术生刻板印象,主唱留了条小辫。
薛翊和他们很熟,挨个撞肩拥抱。
孟秋介绍自己时用了“梁舒玟”这个名字,这还是她第一次说,有点拗口。
薛翊剥瓜子,兴致冲冲地和孟秋说:“这家店老板算老华裔了,很热心,常帮中国人的忙,过年过节他还偶尔找几个网红音乐人举行活动,发点月饼糖人什么的,不收门票,来打卡的不少。”
“以后你也能常来坐坐。”
孟秋点点头,问了句傻话:“不亏钱吗?”
薛翊噗嗤笑了,“我瞧你挺正直的,怎么也问这个。”
“像他们老华裔啊,大都有自己固定资产,开这些小酒馆什么的,都不图赚钱,纯情怀。毕竟有个像样的根据地,还能见着几个中国人,外边儿可都是老外呢。”
她喝汽水,意味深长地咽下,“这儿啊,像家。”
孟秋看向她,茶棕色的眼睛里,飘着归根不了的叶。
很震撼。
孟秋初来乍到,里面这些唱歌弹琴的都围了过来,有种终于逮着人说故事的兴奋感。
他们先说了些奇葩当地人的轶事,又吐槽了奇葩天气,说下雨下得人都成雨了。
后来有一个说:“以前我们华人圈有个学长,是个神人。”
孟秋禁不住吊胃口,顺着话头问:“怎么个神法?”
绑辫子的那个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笑道:“胖子你又来,有完没完,每次撩小姑娘都用这招。”
胖子不搭理他,继续说:“那个学长非常出挑,长相成绩都是,真人很有魅力,不过我也是听说,没接触不清楚。”
“他刚来留学那会儿,有个小国家的公主天天对他围追堵截。”
孟秋有点惊讶,“真公主?”
胖子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真公主,欧洲皇室讲血统的那种。”
“她把那个学长缠烦了。”
“终于有一天,学长把人挡了,语气挺不耐烦的,说,我不是唐三藏,没法让你长生不老,别堵着我。”
“那个女生就问,什么是唐三藏。”
“他懒懒说了句,唐三藏都不知道啊?那可能有点文盲,我不喜欢文盲的。”
孟秋听愣了。
她可能和赵曦亭缠久了,这作风和语气,她竟然代入他想象出了画面。
他说他在哪儿读的研来着。
好像是英国,就不知道是不是在伦敦。
胖子看着孟秋,推了推扎辫子的,直笑,“她怎么和我们以前碰到的那些反应不一样。”
“一点不兴奋,也没想看看这个学长的照片。”
扎辫子翻了个白眼,“你管人家呢,说明是个踏实懂事的,要是大家都一样多没劲。”
孟秋摸摸鼻子,没再走神,礼貌地捧场道:“然后呢?”
“他们在一起了吗?”
胖子手搭在旁边人肩上,说:“哪能啊,当那么多人面被说文盲,那小公主可能有点下不来脸,居然气哭了。”
“那学长真不怜香惜玉,瞧都没拿正眼瞧,居然还笑了,有点嘲讽的意思,然后就走了。”
“泼天的富贵啊,他不要。”
“后来有人打听他什么来历,性子这么傲,掘地三尺啊,都没打听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