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你一下子买这么多,万……
被尤利民惦记着的顾骁这几天正在土地上尽情地挥洒汗水。正月十五一过, 牛草湾大队的社员们就又忙碌了起来。
男社员们忙着除草、翻地、疏通沟渠、沤制肥料;女社员们则专注于挑选红薯、玉米的种子。
那天和尤利民告别后,顾骁怀揣着这次交易所得,提心吊胆地往家里赶。
到家后, 趁着天黑,他赶紧把揣了一路的金条和现金藏到了屋后自己藏金子的地方。
毕竟这些财物并非自己的, 他实在放心不下。
这几天,顾骁每次出门上工,都得叮嘱周顺弟:“奶,你在家里注意点, 别让人往屋后的檐沟去。”
周顺弟前两次还能耐着性子应一声, 次数一多, 直接没好气道:“得了,屋后是咱家的厕所,旁边是斜崖坎,一棵野菜都不长,谁闲得没事去那里转悠。”
周顺弟知道屋后是孙子藏东西的地方,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不但把东西藏在屋后,还专挑离厕所近的地方藏。
之前藏自家东西倒没什么,可这次多了叶宁的东西, 周顺弟真怕时间一长, 东西被熏出异味,惹得人家小姑娘嫌弃。
顾骁也知道这样不太好,但在他心里,安全是首要的,便小声嘟囔:“而且东西我都装在陶罐里,上面还用稻草封得严严实实的, 什么味道都钻不进去。”
周顺弟连连点头:“是是是,锣都敲了两遍了,快去上工吧。”
早上,顾家人总是不得闲。顾骁要出门上工,周顺弟要拎着煮好的猪食去喂猪,年纪最小的顾灵也要出去打猪草。
前两天,周新文去公社领回了队上今年的任务猪。或许是城里也缺肉吃,今年各大队养猪的任务形势有了改变。
往年一个大队只需养十只八只猪,找两三户人家认养就行,今年上面却改了政策,变成了一户养两头猪。这个消息一出,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养猪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别的不说,两头猪每日要吃的猪食就是个不小的数目。村里除了周顺弟家之外,另外好几户人丁稀少、腾不出人手来喂猪的人家直接闹了起来。
对此,周新文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把村里人叫到村口的空地上一通训话:
“公社的领导让大家养猪是一件好事。两头猪养到年底,只用交一头上去,剩下的一头,你们想留着自己吃,还是拿去卖,都可以。这一头生猪能卖的钱,可比往年一个劳动力一年挣到的工分多多了。”
“你们还不满意?要不是老子和公社的领导关系好,你们想养都养不了。”
“附近几个大队,多的是因为发下来的猪仔不够分而争吵的,你们这些憨货还嫌弃上了。真要是谁家不想养,也简单,来找我,我家新修的猪圈大,我用五十斤粮食跟你换这两个养猪的名额。”
经过周新文的一番解释,村里人都明白了养猪是件好事。村里那些懒汉,不愿意费心劳神养猪的,还能白得五十斤红薯,对这个安排也都满意了。
不过要说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养猪后,最烦恼的是谁,那肯定就是村里的这些半大孩子了。
牛草湾大队没有学校,最近的小学在隔壁的另一个大队。整个牛草湾大队有四十几户人家,真正送孩子去念书的,只有十几户人家。
周顺弟前几年送顾灵去念过书,不过那时候她年纪小,因为成分问题,在学校既会被老师忽视,也会被其他孩子欺负,只坚持了两年,就因为厌学不愿意去了。
村里和顾灵一样的孩子很多,有的是家里想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做事,有的是孩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送去念个一两年,学会简单的字和百以内的加减法就不去了。
在家家户户养猪之前,这些不用念书的孩子还能撒开手脚玩耍,现在却不行了。
眼下刚开春,种薯才刚种下去,根本别想着割红薯藤喂猪,要想让猪吃饱,只能指望野生的猪草。地里的猪草就这么多,大家都需要,这不就得靠抢了。
好在现在猪仔还小,吃不了多少,情况还不算太严重,等到猪仔长大了,这些孩子为了抢猪草,说不定还会打起来。
反正现在顾灵每天一早就出门,找够满满一背篓猪草才会回家。
与忙着漫山遍野找猪草的顾灵不同,身处现代的叶宁看着地里长满的野草,愁得直抓头发。
想着既然已经回到村里,自家的那些地就不能再荒着了,所以这段时间马玉书正在开荒。
之前没有回来的时候,叶宁刷短视频,可馋农村那些看着就鲜嫩的野菜了。
等叶宁真的回到村里,吃过几次荠菜饺子、腊肉炒水芹菜后,她再看到地里的这些野菜时,那可真是半点好感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