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尤雅喜欢极了那些手……(第2/3页)
尤利民这话一出,谷三等人都忍不住欢呼了起来,一罐奶粉放在黑市,怎么都能卖个三五块钱,老大把奶粉给了他们,可不会管他们喝不喝,回头拿到黑市上卖掉,不就又是一个进项。
奶粉运到镇上后,尤利民也没全放到黑市卖,给谷三等人发了奶粉后,还有不到九十罐奶粉,他留了五十罐奶粉出来,准备回头和衣裳一起送到市里去。
山上人口多,舍得吃喝的也多,这奶粉放在市里更能卖得上价格。
剩下的奶粉尤利民另留了十罐下来准备送礼,剩下的才摆手让谷三等人拿去城隍庙慢慢卖。
“老大,咱们这奶粉定价多少?”
“额。”听着谷三这么问,尤利民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奶粉顾骁也没说要卖多少钱。
尤利民有些头疼地沉思了片刻,不怎么确定地开口道:“先卖五块吧,这种东西都是有基本价格的,顾老弟那边总不可能坐地起价吧。”
和供销社的奶粉相比,五块一盒的定价算是很高了,不过一想奶粉票本来就不便宜,这个价格也不算贵得让人不能接受。
现在的小孩普遍瘦弱,黑市这边的奶粉刚摆出来的第一天,就陆陆续续卖了十几罐。
不管在什么时候,人类总是愿意为自己后代付出的,尤利民卖的奶粉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想着这玩意能给孩子补身体,家里条件好的,都会咬咬牙买一罐回去让孩子喝喝看。
叶宁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一次的一百袋奶粉她特意买的儿童奶粉。
不是说她之前给顾骁买的中老年奶粉就没有营养,而是小孩子和老人需要的营养不一样。
至于婴儿和儿童的需求也不一样这一点,叶宁就顾不上了,毕竟按照马玉书的说法,以前大家喝的奶粉就那么一种,没现在这么多的讲究,效果也是同样的好。
之后叶宁每天一早往坑里搬三袋衣裳,第一天把衣服搬过去的时候,她还给顾骁留了纸条,让对方帮着自己收一点蘑菇。
顾骁白天忙着上工,也不好出面找村里人收蘑菇,只能把这件事情拜托给杨家人。
听说顾骁需要蘑菇,杨家人很是开心,因为他需要的数量不是很大,几十百来斤蘑菇,他们自家人就能找齐。
之后两天时间里,杨杏花天不亮就带着弟弟妹妹们上山捡蘑菇,比需要上工的大人出门还要早。
鲜蘑菇不能久放,虽然顾骁加了钱让杨杏花等人忙着清理蘑菇,但是每天晚上他送完衣裳后,都要再绕路把清理干净的蘑菇放在坑里。
叶宁每天早上送衣裳过来的时候,正好把蘑菇带回去。
叶家就三口人,这么多的蘑菇吃新鲜的肯定是吃不完的,所以这两天马玉书连菜地都不怎么顾得上了,每日都留在家里切蘑菇,晒蘑菇。
叶宁和顾骁忙着送货的时候,尤利民也不得闲,为了这些衣裳,可以说是三拨人都不得闲。
尤利民这边跑了三趟凑够九百件衣裳后,当即就给石崇打去了电话。
因为上次借车的事情,尤利民也算尝到了甜头,石崇因为上面传出来的消息,也有心和他交好,上次离开乐阳镇的时候,特意给尤利民留了家里的电话。
现在尤利民手里有货了,也不用再低声下四地去纺织厂借车,直接给石崇打电话,对方就会派车过来运货了。
不过石崇那边也不是每天都有车能安排的,尤利民这次打完电话的第三天,石崇派来的车才到。
刚好尤利民才从红星大队取回了今天的衣裳,他折回家取了奶粉和手链后,才带着这七天攒下来的衣裳跟车去了市里。
石崇并不只有尤利民这一个供货商,之前几次没遇到,今天尤利民到的时候,石崇刚一脸恭敬的送人出了巷子。
两人迎面撞上后,石崇只淡淡地朝尤利民点了点头,随后又满脸笑容地把人送上了车。
原本尤利民心里还有些不平衡,怎么他卖了这么多好东西给石崇,对方别说送他出巷子了,每次他离开的时候,他那屁.股就跟黏在凳子上似的,从没说站起来送上一送他。
尤利民这一肚子的牢骚,在看到对方坐上停在巷口的一辆小轿车上后,瞬间就消失了。
要知道现在出门能坐小轿车的,那都不是一般人,等车开远后,尤利民才迫不及待地问:“石哥,刚刚那位是?”
石崇扭头看了尤利民一眼,耐着性子跟他解释:“那位?那位是海外回来的华侨,祖上前朝的时候去的m国,现在带着大笔资金和机器回来建厂的,我可是费了好多心思才和对方搭上线。”
这下尤利民是真的不明白了:“可这工厂不是国家统一建的吗,怎么还能让这些从国外回来的侨胞建厂呢,这建好的厂,也算国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