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毕竟坑外人的常见,坑自……(第2/3页)

当时开着三轮车在菜市场卖桃子的就是这个老爷爷,他一个人经营着桃园,没人帮手,找不到批发商收购,他就只能自己天不亮就起来摘桃子,然后再拉到镇上零散卖掉,能卖掉一点是一点。

三块钱一斤的价格本就很便宜了,当时叶宁只买了二十块钱的,对方可能是看她年纪小,称好桃子后又往她袋子里塞了几个。

怕叶宁嫌弃,老爷爷还一脸局促地解释道:“摘桃子的时候被树枝戳到的,只有一点点印子,不影响味道,送给你吃的,别嫌弃。”

老人也是一片好意,叶宁自然不会嫌弃。接过桃子后,她就顺便和老人聊了几句。

听老人一脸愁容地提起地里的那些桃子后,叶宁心念一动,当即就道:“我有亲戚是做水果生意的,我看你这桃子又脆又甜,我帮你问一问他,看他需不需要。”

“真的!”老人闻言双眼一亮,当即就千恩万谢道:“姑娘你心好,那就麻烦你帮我问一问,不要也没关系。”

看着头发发白稀疏的老人为了这么一个可能,对自己点头哈腰的样子,叶宁心里不是滋味。

做水果生意的亲戚自然是没有的,叶宁去旁边装模作样地打了一个假电话后,回来笑着对老人说道:“我那亲戚说可以先买个五千斤试试水,要是卖得好,他后面再追加订单。”

“太谢谢你了,你那位亲戚什么时候要,你放心,我肯定挑最大最红的桃子给他。”老人果园里有几万斤桃子等着卖,五千斤虽然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但能卖出这么多,对他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叶宁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十三、四号吧,您把五千斤桃子摘好,再给我留个地址,我过去拉。”

老人的果园离叶宁家不远,只不过和去镇上并不是同一个方向,她骑着三轮车来回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五千斤桃子不少,她的三轮车得跑上七八趟才运得完。

老人是个很淳朴的人,哪怕叶宁要的不算多,他也主动降了价:“你亲戚是批发,我给他算两块一斤行吗?”

叶宁现在不缺钱,想着老人一年忙到头,就指着这一季桃子挣钱,也没想压对方的价,只摆手道:“两块三块都可以,只要您不吃亏就行。”

担心叶宁误会自己卖了高价,老人忙不迭开口道:“收购商那里品相好的桃子收购价两块、两块一、两块二都有,我是按照最低价算的。”

叶宁笑道:“没事,那就按照两块二算,我那亲戚开的连锁水果店,应该也不缺这一两毛。”

闻言老人有些意外,毕竟这种不帮自家亲戚,反而替自己这个陌生人打算的人实在太少见了。

叶宁是真的不在意这一两毛钱的差价,和老人约好时间,加好微信后,为了让老人安心,她还主动提出要转一千块钱做定金。

老人闻言连忙摆手拒绝:“不用定金,你这个女娃娃心地好,我相信你,你十四号直接过来拉货就行。”

当天叶宁回到家后,把今天遇到的事情和叶卫明、马玉书大概一讲,两人皆是一脸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马玉书真觉得女儿长大了,如今不但能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出去外面见到困难的人,也能搭把手了:“我闺女就是厉害,如今也算是助农了。”

“我觉得这桃子拿到那边肯定好卖,你年纪小不知道,我们小的时候,一年到头想吃点正经水果,那可太难了。”

叶宁有些不解:“为什么?咱家是农村户口啊,城里人吃不上水果就算了,你们住在村里,种几颗果树不是挺简单的事情吗?”

叶卫明在一旁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啊,当时的政策只允许老百姓在院子里种一两棵果树,再多了就不行了。你奶奶娘家村里以前有人在自家院子里和屋前屋后种了不少果树,第一年结果的时候就被大队上的领导带着人砍了,最后那家男人硬是被气吐了血。”

“而且那时候没有杂交水稻,农民们恨不得把每块地都种上粮食,根本就腾不出地来栽果树,一家就两三分的自留地,也就够种点菜自家人吃。”

每次叶卫明和马玉书说起这些事情都忍不住唏嘘,国家发展得太快、太好了。这些事情明明只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现在说起来却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有了父母的支持,十四号一早叶宁就骑着三轮车出发了。

叶宁到的时候,老人果园旁的路边,已经堆了十几筐装好的桃子了。

见叶宁过来了,老人停下摘桃的动作迎了上来:“这都是我一早起来摘的,我都称过了,一筐五十斤,你要不放心,再称一遍也可以。”

叶宁边拎着塑料筐两边的边框往车上搬货,边抽空回答:“没事,这么大一筐肯定够五十斤了,你先忙,我先运一车桃子走,我这车小,五千斤桃子要跑好几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