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真的吗,现在镇上就已……(第2/2页)
下午周新文就从公社回来了,当时他也是直接去了顾家,然而周顺弟说孙子一早就有事去镇上了。
以前顾骁老实本分地窝在村里种地,很少有不上工的时候,前几个月对方请假就频繁了一些,现在大家暂时不用上工了,想去公社、去镇上就更加方便了。
知道顾骁的来意,周新文也没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替你问过领导了,你说的这事恐怕不行,上面的意思是这些田地眼下只能用来种粮食,最多大家再种点油菜、花生,果树却是不行。”
顾骁闻言连忙说道:“大爷爷,我那朋友说了,她就是先试种一下,要不了多少地的,一、两亩都行,影响我们不了交公粮的。”
非要说起了,这还是叶宁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要求顾骁帮着自己办一件事情,他是真的不想给搞砸了。
周新文也很无奈,他摆了摆手道:“这不是种多少地的问题,是这事的意义不一样,这大家都知道种水果比种粮食装钱,到时候你家种葡萄,我家种桃子,他家种橘子的,粮站又该去哪里收粮食呢,以后什么情况我是不知道,但是按照我的看法,至少在这两三年里,上面那些领导看是不会允许开这个口子的。”
当然了大家非要种的话,也不是完全不行,在自家院子里、田坎上、地边都是能种的,但是数量肯定不能多,也不能种在好好地耕地上。
见顾骁一脸的失望,周新文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不过你这朋友既然是镇上的,那他怎么不直接买地?我听说镇上最近要把城外那片地给卖了。”
顾骁闻言心中一惊:“啥,镇上的地能买了?”
今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在不停地刷新着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原本顾骁已经自己也算是经受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但是这会儿听到国家不但给农民发地,还已经卖地给城里那些人了,他心里还收到了不少的冲击。
周新文今天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收到的冲击也不小,他上了年纪,对于很多事情已经没有那么敏锐的感知能力了,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他觉得这一切可能还只是个开始。
而他们这些老家伙,肯定是翻不起什么风浪了,但是像顾骁这种年轻人,以后的路肯定是要比他们这些人要好走多了。
想着顾骁不但认识镇上的人,对方还能在这么严的政策下,弄到国外的水果,以后的出息怎么都不会少,所以周新文又给他细细解释了一番:。
“说是知青回城后,城里住房不够,市里要开放一批宅基地出来,卖给大家建房子用呢,咱们乐阳镇就有地要卖。”
“虽然那地卖的只是使用权,但是只要你朋友花钱买了,不管是建房子,还是种你说的这个葡萄,那都是可以的,只要他以后不犯什么大事,这地皮他就可以一直用着,时间一长,不也比花钱租地要强?”
这么大的事情,顾骁今天运货的时候却没有听到谷三他们说,也不知道是还没传出风声,还是他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别人不知道,顾骁却是知道叶宁手里不缺钱的。
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顾骁因为叶宁租不到地而发愁的时候,他又从周新文这里得到了一个这么紧要的东西。
顾骁估摸着,相比于租地,叶宁自己肯定也更愿意花钱买地。
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还不知道这地是怎么卖的。
不过只要能买就不是问题,要是叶宁手里的钱不够,他手里还有几万块钱的积蓄呢,大可以拿出来给对方先用着。
顾骁第二天中午见到人后把这件事情和叶宁一说,她立刻就兴奋了起来:“真的吗,现在镇上就已经开始卖地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你赶紧吃,下午我跟你一起运货,运完这批货我们去镇上了解一下情况!”
叶宁自然是更愿意花钱买地的,不提她种葡萄能赚多少钱,就说这地皮卖了一直都在那里,而且这靠近镇上的地皮,以后不管怎么都是会升值的。
不提在这个世界,就是在现代,叶宁他们村里也有一个家人在九十年代初期在他们这个镇上低价买了一块宅基地,后面在镇上建了一栋五层高的房子,后面这一家人把一楼的两个门市租给了人开餐馆,三到五楼租给了带孩子念书的家长,就算不工作躺平,那日子也是过得滋滋润润的。
现在村里这些老人聊到这家人,都夸他们眼光好,懂得投资呢。
叶宁本来就琢磨着手里攒下一皮箱现金不知道该怎么花呢,这下子倒是正好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