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房子该上梁了,不知……
山市钢铁厂作为西南规模最大的钢铁厂, 自然不可能连三十吨钢筋都凑不出来。
不过凑得出来是一回事,愿不愿给是另一回事,负责人意有所指道:“钢材那肯定是有的, 就是这价格……”
顾骁赶忙开口道:“价格不是问题,主要是我能把钢筋买回去交差!”
对方扯了扯嘴角, 直截了当道:“我在钢铁厂干了大半辈子了,还算有点人脉,我看你这个小年轻为人多豪爽的,我也不给你来那些虚头巴脑的, 直接和你说吧, 一千块钱一吨, 你要是同意,别说三十吨了,就是五十吨,六十吨,我也能想办法给你弄到!”
一千块这价格可谓是很贵了,仔细算一算,对方一吨钢筋都快多要一半的钱,绝对是狮子大开口了。
不过钢筋这玩意儿在市里又是独一份的存在,销售科主任平常慢慢卖, 多多少数也能卖出去一些, 只不过难得遇到一个像顾骁这样的大户,自然是要抓紧机会了。
自打顾骁和叶宁认识后,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情了,他自然不会傻到别人说多少就给多少,当即就一脸为难地摇了摇头:“一千一吨太贵了,说到底我也只是帮人跑腿的, 这么大的事情我做不了主,我主家肯定也不会同意这个价格,要是能便宜一些,我倒是有把握能劝一劝。”
怕对方不把这单生意当回事儿,顾骁还不忘补充道:“请我做事这位华侨手里是有钱,买了二三十亩地建厂子呢,买钢筋也不只是一锤子的买卖,后面还要建食堂和职工楼呢……”
销售科主任也是个人精,见今天恐怕没办法把这块肥肉吃到嘴里了,当即就又转了话头:“说起来能在现在回国投资的华侨也是爱国人士,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寒了心,这样吧,我找上面的人说合说合,尽量给你个低价如何。”
没得到个确切的答复,顾骁心中也不满意,直接上压力:“不知这低价大概能低多少,要是低不了太少,我还是不继续耽搁了,早点回去把事情说了,老板也能早点想别的办法。”
一听这个别的办法,销售科主任就觉得头疼,现在到底是政策不一样了,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之前石崇和崔维诚两人合伙在市里买下了一块地,说是要修商品房,六层楼的房子,要修十来栋呢。
当时钢铁厂的人想着这么大的工程,这材料肯定要找自家厂子买吧,这上万吨的钢筋要是能卖出去,他们厂子一整年的产能都能给包圆了。
石崇来厂子里买钢筋的,销售科主任虽然也给报了高价,但是八百五一吨的价格,已经比他这会儿给顾骁报的价格便宜多了,一吨就只赚一百块钱的差价。
原本他们都以为这单生意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没想到石崇和崔维诚的人脉那么广,前脚嫌他们价格贵,后脚就去联系隔壁市的钢铁三厂了。
要说隔壁三厂也是贱皮子,明明是独门生意,非要上赶着,不但以八百一吨的价格把钢筋卖给了石崇他们,还屁颠颠的包揽了运输的事情。
这会儿顾骁说他上面的老板也是华侨,销售科主任只觉得头疼不已,这些归国华侨,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好拿捏的主,他要是咬死了不降价,恐怕就赚不到这单生意的钱了。
“九百一吨,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我可以安排厂里的车给你把钢筋运到乐阳镇去,你想想,这是不是也能省下你们不少功夫。”
因为买钢筋是大头,顾骁今天出门的时候不但带了叶宁给的三万多块钱,还把自己这次分到的钱也给带上了,心里想的就是最好能把自己城东建房子的钢筋也一并买了。
这会儿对方一下子降了一百块钱,他当即就拍板了:“九百就九百吧,我再定四十吨。”
两人达成默契后,顾骁顺利拿下五十吨钢筋,钢铁厂出车,要等几天才能凑够剩下的四十吨。
总共五十吨钢筋,花了顾骁四万五千块钱,拎着空了不少的钱袋,他留下乐阳镇的详细地址后,还不忘开着已经满载的货车去尤利民摆摊的地方,和对方说了不需要他帮忙运货了的事情。
听说顾骁一下子买到了五十吨钢筋,尤利民馋得都快流口水了:“九百一吨也不贵啊,我也想买钢筋,一直没找对路子,顾老弟,你一定得把这位钢铁厂的主任介绍给我认识,我这修商铺也需要不少钢筋呢!”
这也不是多为难的事情,顾骁直接让尤利民上车,他又带着人回了钢铁厂。
对着因为他去而复返而一头雾水的钢铁厂主任说了尤利民也想买钢筋,并且还数量不少的事情后,顾骁一直等对方同意以九百一吨的价格把钢筋卖给尤利民后,他才放心地和两人分别,运着车上的五吨钢筋回了乐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