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叶小姐,我替大家谢……
等站在房梁上的人把叶宁准备的瓜子花生糖果抛洒完后, 上山看热闹的人都已经捡了满怀的东西。
有几个叶宁看着眼熟,应该是牛草湾三大队的小孩,更是在她旁边乐滋滋地数起了他们刚才捡到的硬币, 已经聊到等会儿下山了要结伴去公社的供销社买糖吃了。
叶宁摇了摇头,抬手招呼几人过来后, 一人给他们发了一个馒头。
顺着梯子从房梁上下来的周新文也适时地替叶宁吆喝道;“感谢乡亲们捧场,东家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馒头,一人一个,大家排好队就到这边来领啊。”
叶宁这边的几大筐馒头大家一早就看到了, 这会儿一听周新文这么说, 不管男女老幼, 都自发地排好了队。
这可是大白面馒头,山市大米吃得多,大家平常偶尔吃面食,也是面条和饺子,这馒头和包子一般来说,只有镇上的国营饭店和早餐店才会做。
叶宁准备的这些馒头看着可比国营饭店卖的馒头还要白生,估计用的是特级面粉。
这样好多馒头,平常村里人那是绝对舍不得花钱买,或者用自家的面粉做的, 这会儿能够白拿, 大家都很开心。
有周顺弟和周新文家的女眷帮着发馒头,没用多久,到场的人就人手一个大馒头。
至此叶宁准备的馒头连一半都没有发出去,也是她之前没有想明白,只觉得附近几个村子人多,没算到还有家里有事, 没办法走大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上山来凑热闹,出门走亲戚去了的。
还剩下两千来个馒头,叶宁也懒得带回现代,索性也不一人一个了,给到场的人一人多发了两个,让他们给家里人带回去。
如此发了一通后,都还剩下七八百个馒头,叶宁给一旁的顾骁塞了一篮子馒头后,剩下的全都给周新文了,让他带回去发给村里那些家庭条件差的人家。
“叶小姐,我替大家谢谢你。”周新文看着那几筐大白馒头,想着今年村里的那几家条件不好的人家,倒是能过个好年了。
叶宁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就是一些馒头罢了,也不值什么钱。”
大家抢到了东西,领到了大白馒头,对叶宁说了一箩筐祝福的好话后,陆陆续续地都下山了。
这要是在现代,这样的日子估计还得摆上几桌筵席,在这边倒是不用,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普通人就是婚丧嫁娶,也没有大操大办的,一般都是随便弄上两桌饭菜,请自家的亲戚吃上一顿就算了。
叶宁在村里没什么亲戚,撒点吃的和硬币就算了,筵席什么的,周新文他们没想过,也没问过。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之后,叶宁才找到周新文交代道:“今天就不动工了,马上也过年了,你们也休息几天,正月初六再开工吧。”
年关休息是几千年传下来的习俗,就算叶宁不说,周新文也是要找她提这件事的,毕竟过年事多,工人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留在家里帮忙。
等周新文和他家里人带着剩下的馒头离开后,叶宁才从房间的角落里扯开盖着的树叶,从下面拖了个背篓出来给顾家人:“这是我特意给你们留的,拿回去慢慢吃。”
背篓里装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只是一些瓜子花生和糖,原本是叶宁准备要是不够做补充的,没想到今天上山的人远没她想的多,这预留的也没用到。
这些零嘴不像馒头那样不能久放,顾家人拿回去是可以慢慢吃的。
看着那满满一背篓的吃食,不说别的,光是那一大包糖,估摸着就有十来斤,这可都是顶顶好的水果硬糖,放在供销社少说都得卖个两块钱一斤,如今叶宁一给就是一大包,饶是周顺弟已经知道叶宁这人出手有多大方了,这会儿也不由得连连摆手:“这也太多了,小叶你留着自己吃吧。”
一旁的顾灵眼睛滴溜溜一转,就开口邀请道:“叶姐姐,听说你是一个人回来的,这马上就过年了,你要不就在我家里过年吧。”
周顺弟听孙女这么一说,也是赶忙一拍大腿道:“灵丫头说得对,小叶你一个人在外面也不算个事,要不今年就来奶奶家过年,这些零嘴正好留着你慢慢吃。”
叶宁自然不会留在这边过年,但是眼见着一旁的顾骁都是一脸极为赞同自己奶奶和妹妹所言的样子,她赶紧婉拒道:“我接下来要去外地一趟,估计要耽搁上一段时间,就不在村里过年了,这些东西你们拿回去慢慢吃。”
不等顾骁开口追问,叶宁就先扭头跟他解释道:“我之前找人定的果苗有消息了,我要去提货,在我回来之前,你先休息,要是正月六号还没消息的话,你就先找人把果园的地修整出来,回头等果苗一到,我们就能移植到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