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对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

叶宁拎着自己讨价还价得来的猪肺, 从农贸市场出来后就去了尤利民摆摊的空地上。

然而今天还是不巧,尤利民并没在这里,守摊位的是叶宁眼熟的谷三。

叶宁的摩托车在乐阳镇是个极其拉风的存在, 她刚把摩托车停稳,眼尖的谷三就踮起脚朝她一个劲儿地挥手了:“叶小姐!”

叶宁没见到想见的人, 少不了要多问两句:“尤大哥没在乐阳镇吗?”

谷三笑道““嗨,我们老大啊,已经去山市好久了,嫂子身子重了, 家里又没个照顾的人, 加上她又想娘家的人, 老大就带着她回娘家了,自己也是偶尔才回来一趟。”

对着叶宁,谷三也没隐瞒,絮絮叨叨地拉着她说了好些事情。

从谷三的话里,叶宁知道了不少事情,第一个就是尤利民在市里买了房子,也把女儿尤雅转到市里的托儿所了,按照这个架势,尤雅以后应该就要留在市里念书了。

对此叶宁倒也不意外, 毕竟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市里的条件肯定是要比乐阳镇好一些的,尤利民现在又不差钱,想给妻女更好的环境也是能够理解。

况且齐芳本来就是市里人,肯定是更愿意在娘家人所在的地方生活的,只不过她有些奇怪:“我记得市里的房子也不好买啊, 尤哥也不是能带着老婆孩子在岳家住的性子啊。”

谷三闻言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房子不好买那都是老黄历,那崔维诚和石老大不是一直在买地建房子吗?弄了大半年,已经建好一批房子了,叫个什么雅苑,说是商品房,可以往外卖,我们老大买了一套大的,现在就住在那里。”

叶宁这下是真的有些意外了,房地产在现代虽然近些年是落寞了,但是往前数十年,那也是风光了很长时间的。

没想到崔维诚这么有实力,竟然能一边建厂买机器搞实业,一边踏足房地产,还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好房子。

这也是信息差了,叶宁哪能知道,在崔维诚决定在山市建厂的时候,就已经和山市的领导人谈好了买地建房的事情,硬要说起来,这雅苑的建设可比他找叶宁买机器要早。

叶宁的蕾丝纺织机对于崔维诚来说是个意外,也就是因为买机器格外花了一笔钱,他手里的资金不够,才多让石崇追加了一部分投资,多分了一成利走。

“那尤哥有没有说那房子他买成多少钱一套?”对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叶宁也是有些兴趣的,虽然她以后也不一定会长期在这边生活,但是以后的事情谁都不知道,况且她手里还捏着二十几万块钱不知道往哪里花,要是可以,趁着现在崔维诚他们刚入场,在市里买上一两套房子放在增值也不错。

毕竟现在商品房刚面世,这价格肯定是最便宜的,以后再怎么样,这房价都不可能比这再便宜了。

这个问题谷三还真知道:“那价格可就贵了,五百五十块钱才能买一平方。”

说到这里,谷三又苦着脸,一脸后怕地补充道:“这么贵的房子,老大不觉得贵就算了,还劝我们也跟着他买,老天爷啊,一万多块钱就只能买个小房子住,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

别看五百多块钱听起来好像不多,但是现在物价很便宜,五百多块钱要放在乡下,都能建两间宽敞的水泥平房了,放到崔维诚那里,就只能买那么一小块地盘,谷三他们能舍得才干呢。

尤利民就不一样了,他和石崇本来就有交情,加上他撮合成了崔维诚和叶宁之间的机器交易,他陪着齐芳在市里住的那段时间,也不能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去石崇那里看看,拿些货物在市里摆摊卖。

所以雅苑的房子还没对外开售时,尤利民就得到消息了,当时尤利民听完价钱后也觉得贵啊。

然而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了,石崇耐着性子和他说了这商品房和自建房的区别,也说了自己从崔维诚那里听来的国外那些国家的情况。

总之就是一句话,商品房是以后的主流,现在市里的住房普遍不够用,普通的城镇户口又没办法申请宅基地,全靠工作单位分配,然而自从经济改革以来,这国营工厂的效益是越来越差了,不说别的城市,就那山市来说,这一年就没听到哪个厂子说账上能拿出余钱来给厂职工建职工楼分房子的。

还有那乡下的,现在也有不少出来做生意,找工作的,那些人赚了钱,除了回家建房外,不也得在城里买房产落脚吗?

五百多一个平方的房子是不便宜,不过这是市里,市里的房子本来就贵,他们这还是楼房,那建材是一顶一的好,比市里现有的这些房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卖得贵一点不也是应该的。

而且石崇可以直接和尤利民打包票,他们雅苑的房子,开盘价就是最低价,以后这房价觉得是还会往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