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那倒也不贵,两千一……(第3/3页)

面纱菌因为本身有股土腥味,爱它的人很爱,不爱它的人简直是尝不了一点,所以它在山市的销量一直比不上牛肝菌、羊肚菌、香蕈之类的蘑菇。

也就是之前尤利民在市里大规模收购蘑菇的时候太赶时间了,也没来及的仔细筛选,才让收购商们塞了不少面纱菌进来。

原本尤利民还有些嫌弃这一批蘑菇里面面纱菌的数量太多了,觉得自己赚不到多少钱,哪成想这玩意儿还成了他的意外之喜。

面纱菌因为内里是中空的,所以体积大重量轻,尤利民把他们车上所以的袋子都翻遍了,也就只凑了二十八斤三两的竹荪出来。

二十八斤竹荪听着好像不多,实际上为了装着这些竹荪,直接把尤利民提前准备的塑料袋用去了一大半。

谷三等人看着他们挑选了出来放到一旁的面纱菌,啧啧出声:“这怕是要来两三辆板车才能把这些竹荪都拉走吧。”

郑老七也不由得感叹道:“真没想到这玩意儿在深市竟然能卖上这么高的价格,八十一斤!我们这批衣裳才卖四五十块钱一件呢,这卖干面纱菌竟然比卖衣裳还赚钱!”

尤利民理智分析:“我也没有想到了,不过这面纱菌本来就没有其他蘑菇那么好找,早上刚冒头的蘑菇蛋蛋,当天要是没捡回来晒干的话,晚上沾了露水第二天保管就烂了,也有不少人喜欢它的味道,可能是深市人更能接受那个味道吧。”

尤利民拿出计算器大概算了一下,就算把那三两的零头给客人抹了,他要的这些竹荪和香菇,也是两千三百多块钱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批蘑菇的成本都才四千多块钱,这一下子都回本超过一半了。

而今天卖出去的这三四十斤竹荪和干香菇,还只是他们这批货里面的零头。

当然了,尤利民也没妄想自己手里其他的蘑菇也能和竹荪一样卖出高价,但只要能卖到十块钱一斤,他们就能赚不少了。

买竹荪的人比尤利民这个卖竹荪的人还紧张,很快就揣着钱,找人借了小货车赶了回来。

尤利民见状连忙迎了上去:“老板,一共是二十八斤三两的竹荪和十斤蘑菇,零散的三两就当我送给你的,你给我两千三百六十块钱就行了。”

对方见尤利民手指灵活地在计算器上按了一通后,上面显现出来的数字确实和对方说的没有什么差异,当即也痛痛快快地给他结清了货款。

银货两讫后,对方才开口道:“对了,我看你车里还有不少货,要只是在市场摆摊的话,恐怕卖上一两个月都难卖完,我家亲戚在东澜老街有个铺子出租,正儿八经的旺铺来着,我看你手底下兄弟不少,与其像现在这样到处摆摊卖货,还不如租个固定的摊位,也能积累回头客。”

怕尤利民这个外地人不懂行情,他还多介绍了两句:“这东澜老街明朝的时候就建起来了的,以前就是本地人最爱去逛的地方,现在更是被称作小港城,你要能在那里做生意,这生意指定差不了的,那些港城,澳城,湾岛的旅客来我们深市玩,都会去那里逛,你这些蘑菇,也是那些游客最喜欢的土特产。”

还别说,尤利民确实听人提起过过东澜老街的名声,也知道那是极为热闹的街市,不过深市到底不是他的大本营,之前他也没想过要租下一间商铺固定下来,这会儿被人这么一说,他也不由得动了心思。

不过尤利民也没头脑一热就答应下来,而是先问道:“不知道您亲戚家里的这间铺子,每个月的租金是多少?”

市场管理人员摆了摆手,一脸淡然地朝尤利民扔下了一个炸弹:“那倒也不贵,两千一个月,半年起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