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这面纱菌就这菌盖最臭……(第2/3页)

齐恒的舅舅听着动静出来后也连忙附和:“就是,能当上工人可不容易,要我说你还是给领导送点礼,让他们通融通融,”

“刚待岗的时候就送了,不过效益不好,我们一条生产线的员工都裁了,领导谁的礼都不收,还是别想了。”齐恒把他揣着当样品的那朵干竹荪掏了出来,得意洋洋地说道:“你们看这玩意儿,现在能卖大价钱!”

蒋新华眯起眼睛,把手里的油灯往前凑了凑,随后皱着眉头说:“这不是平常在竹林里见的菌子吗,喂猪猪都嫌弃,能卖几个钱?”

王桂花也在一旁直摇头:“恒娃子,你可别被人给骗了,这东西我们捡来都是喂鸡的。”

齐恒连忙解释:“真没骗你们!我小妹夫在深市租了铺子,就是专门卖这竹荪,外婆,你知道村子里谁家有这玩意儿吗,像这样晒干的我四块钱一斤收!”

齐恒可是很拎得清的,但是生意归生意,亲戚归亲戚,他是绝对不会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外公就不挣这份钱了。

说完怕蒋新华他们不信,齐恒还不忘拍了拍自己的裤兜:“真的,我钱都带来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王桂花一听,也是懊恼得直拍大.腿:“哎哟,我前两天还摘了一篮子回来喂鸡呢,我这是糟蹋了多少钱啊!”

齐恒赶忙安抚道:“没事,外婆你别急,菌子不都有窝子吗,你前两天是在哪里捡的,明天早上咱们再去一趟,肯定还有货。”

怕外婆不知道该摘什么样的,齐恒又多提醒了一句:“小妹说了,这菌子她只要裙边刚刚长开的,回头您捡的时候多留意一下。”

“诶,行,我明天一早就去竹林看。”王桂花倒是想现在就上山,不过天都黑了,家里连个手电筒都没有,只能作罢。

晚上齐恒跟还没结婚的两个表弟挤在一张床上睡,两人是同辈人中年纪最小的,十几岁的年纪,没读书了之后,也不甘心整日待在地里,当天晚上他们和表哥确定了竹荪能卖钱后,第二天一早天没亮就背着竹篓上山转悠去了。

王桂花紧赶慢赶的,倒是还没比过两个孙子。

不过捡菌子也是看运气的,她运气好,只在上次捡到竹荪的那一片竹林,就捡到了满满一篮子的鲜竹荪。

王桂花又在竹林转了转,最后收获实在不少,篮子装满后只能把衣裳撩起来兜着回家。

这要是换成村里的小姑娘大媳妇,可能是不好意思了,不过王桂花作为一个黄土都埋到脖颈处的老太太,是没这些顾虑的。

村里其他人吃完早饭后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看到王桂花又是拎又是兜的,都忍不住要多问几句:“王婶子,你这大早上的就上山了?”

有何王桂花关系亲近的婶子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她篮子里装着的东西:“哎哟,你捡了这么多面纱菌啊,这玩意儿捡了几次,别说人了,鸡都不怎么爱吃,你捡着这么多,放到明天就该臭了。”

虽然王桂花更想让自家人挣这个钱,不过山上的竹林那么多,他们家里就这么几口人,肯定是不能处处都跑遍的,想着外孙子收的蘑菇越多,赚得钱也越多,她也没有藏私,直接说:“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可别到处去说,我外孙在收这个菌子,新鲜的四毛一斤,晒干的四块钱一斤,你多捡几斤,家里半个月的粮食都有了。”

对方闻言也是一惊:“真的!这玩意儿能卖这么多钱呢?”

此时村里来来往往的也有不少人了,王桂花凑到对方耳边小声道:“咱们这么多年的老姐妹,我难道还能骗你?真的,我可没时间和你多说了,我回家把篮子腾出来,等会儿还要上山呢,你也趁着村里其他人不知道,赶紧上山多捡一些吧。”

乡野人家想挣点钱可不容易,平常她们有空也会上山捡菌子,不过他们村子离市里远,大家捡了捡菌子都是卖给供销社了,鲜菌子最贵的时候都才三毛钱一斤,现在这大家都不爱捡的面纱菌一斤能卖上四毛钱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要趁着村里其他人还没收到消息的时候,先多捡一些回来了。

然而齐恒来这一趟本来就是为了收菌子的,这竹荪能卖钱的消息也没瞒住大家多久,一顿早饭的功夫,村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更别说吃了早饭后,齐恒还特意骑着摩托车去把附近的村子都给跑遍了,这一下子真是十里八乡的人都跑上山找竹荪。

齐恒对品相有要求,许多人看着刚长出来的竹荪还小,就想着再养一养,等裙子开了再来捡,结果等几个小时再转回来的时候,自己提前看好的竹荪已经被后面的人给摘走了。

为了自己能多捡点菌子,大家也是想尽了办法,有用竹叶和笋壳当伪装把竹荪蛋盖着的,也有连着竹荪蛋带细根挖了,准备带回家种在自己家院子里守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