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马玉书和叶卫明两人还……(第2/4页)

叶宁一早就计划好了,回头她从现代再订购一批月饼,末了再去乐阳镇的糖厂买上一批红糖,到时候加上这些海鱼和桂圆给厂里的工人凑个中秋大礼包,花不了多少成本不说,还能体现一下她是个有人情味的老板。

原本这次的衣裳在尤利民那里卖了高价,叶宁还想着这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再给大家来点奖金,但是这带羊绒的呢子布料直接花光了她手里的预算。

原本整整四十万的货款,现在买布料就花去了二十五万,剩下的十五万她准备存到厂里的公户里应急,暂时是动不了。

叶宁有些心虚的想:虽然没有奖金,但是她会给大家发中秋大礼包,还买了布料要给大家做工装,应该不算亏待大家吧?

顾骁按照叶宁的吩咐去车里挑了两只海鱼,连带着还给装了一兜子干桂圆,其实人家司机也刚从深市回来没两天,不一定会缺这点东西,不过能有免费的东西拿,他还是很开心的,离开的时候一叠声地和叶宁说了好几声谢谢。

看着对方开着车出了厂区,叶宁扭头问顾骁:“有了这批货款后,镇纺织厂应该能再撑一段时间吧?”

顾骁摇了摇头:“不知道,听说他们厂里还欠着丝厂的货款呢。”

乐阳镇的丝厂和纺织厂是兄弟厂,平常丝厂从蚕农那里收了蚕茧上来加工成桑蚕丝后,一大半的成品都卖给了纺织厂。

以前纺织厂不缺订单的时候,两家工厂的效益都不错,现在纺织厂日落西山了,丝厂的日子也就跟着不好过了。

纺织厂叶宁还能连带着扒拉一把,但这这丝厂的情况她就无可奈何了。

不过眼下叶宁也顾不上担心别人了,因为她这服装厂的情况也不是完全的顺风顺水,她这边夜班、白班机器都开着,镇上的电力已经是供应不上了。

已经听周巧珍她们说过情况的顾骁和叶宁汇报情况:“之前电力局的人说他们给的电足够我们生产了,结果现在真的两个班次一齐上后,这时不时地就要停上一两个小时的电。”

叶宁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不由的拧着眉问:“一两个小时,这不是耽误我们厂里的生产吗,周副厂长她们去电力局问过吗,那边怎么说?”

为了这件事情周巧珍她们也没少往电力局跑,但是电力局那边也是束手无策:“电力局那边也没办法,现在镇上的用电都是从县里拉的线,本来用量就不多,他们也是去县里说尽了好话才给多批了一点电量,但是镇上这么多人,晚上工人们下班后都要用电,说是为了满足居民用电,就得在晚上大家用电高峰期的时候把我们厂里的电给停上一阵子。”

怕叶宁着急上火,顾骁连忙安抚道:“县里已经招了一批民工去修水电站了,等这水电站修起来了,那发电量就够用了。”

“修到县里?不是说在镇上修吗?”这水电站是叶宁找娄爱民卖地的时候就听他提起过了,对方话里话外都是对这个工程的看重,没想到现在真开始修了,选点又不在乐阳镇了。

顾骁平常也不怎么和镇上的公职人员打交道,所以这个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只能猜测道:“上面的领导肯定是各种考虑过的,这水电站要修到县里,下面的各个乡镇要用电更方便吧。”

“既然如此我们也只能先将就一下了。”说完叶宁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这镇政府有没有说这水电站要修多久?要是他们要修上个三五年,那我还是赶紧想想别的办法吧。”

比如她可以在现代买两台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过来,虽然烧柴油比用电贵一些,但是总不能耽误厂里的产量不是,每天多耽搁一两个小时,就得每天少生产三四百件衣裳,一两个月这样叶宁还能接受,这要耽搁上三五年,那她的损失就太大了。

顾骁摇头:“应该要不了多久,这次征工范围很大,听说乡下但凡是没有工作的适龄男丁,都去县里干活去了。”

一旁的陈素芳接过话茬道:“也不止是乡下,我婆家的小叔子没有工作,也被叫去干活了,说是包三餐,每天还给五毛钱的工钱呢。”

在叶宁看来,这修水电站要挖河渠,修堤坝,一天五毛钱的工钱可以说是很低了,不过现在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赚钱的路子,能有个出力干活就能挣到钱的活也是挺好的。

而且县里的领导给大家开动员会的时候也说了,等着水电站修起来后,以后县里的每个村子都是要拉电线进村的,到时候他们这些乡下人以后也能照上电灯了,单只冲着这一点,哪怕县里不给工钱,大家也是愿意干这份活的。

电力不足叶宁也没办法,只能让周巧珍她们把夜班工人们上班的时间先往后调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