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二合一(第2/5页)

食堂里怪热的,叶宁不想卖关子,清了清嗓子道:“临近中秋,这段时间大家赶工也辛苦了,我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中秋节节礼,里面有月饼、糖、桂圆,另外还有海鱼。不过这玩意儿味道实在太大了,我就没往礼盒里面塞了。”

随着叶宁的话音落地,食堂的杂工也从库房里把一筐筐的海鱼搬了出来。

“中秋节礼!”围观的工人一听这话,双眼一下就亮了。

在场有不少人都是从乡下来的,月饼这样的东西,之前她们好多人都没吃过,没想到这才刚来厂里上班这么短的时间,厂里就免费给大家发。

还有糖、干桂圆、海鱼干,这里面随便拎出一样来,那也是她们平常舍不得花钱买的好东西啊。

有个这次刚招进来补那四位销售的工人,不敢相信自己只上了几天班,就能得到这么一份丰厚的节礼,忍不住反问道:“是以前供销社卖的那种,圆圆的、上面印着字,还有夹心的点心?”

对于这位带点婴儿肥的新员工,周巧珍和陈素芳都很有印象,说来也是唏嘘。对方来厂里应聘的时候,那浑身脏得像在泥坑里滚了几圈一样。

本来她们是不想要这种仪容不整的员工的,奈何对方当时就给她们俩跪下了,说自己是乡下来的,父母要把她嫁给一个瘸子换亲,她是连夜从窗户里爬出来逃到镇上来的,要是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她很快就会被家里抓回去结婚,希望周巧珍她们能给她一个参加考核的机会。

周巧珍和陈素芳同为女人,对女孩子的同理心总是要更多一点的。当时两人想着就给对方一次机会,要是能过自然是万事大吉;但要是对方过不了,她们也是问心无愧了。

最后就是这位叫春燕的小姑娘特别争气,在十几个参加面试的人里面,就属她手最稳,车出来的缝线最笔直平整。

等春燕正式通过考核后,因为两人身形差不多,周巧珍就借了两套衣裳给她,后面又借钱给她买了饭票。

好在春燕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带上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不然周巧珍就是想帮她都没有办法。

春燕以前一直生活在乡下,只读过两年书,以前倒也经常听村里人说城里的那些工人日子过得很好,但是等她自己真当上了,才知道这个“好”是怎么一个好。

之前有领过加班补贴的工人倒是见怪不怪了:“可不是嘛,咱们叶厂长大方着呢,前两天才让大家吃上了免费的牛肉,现在又给大家发了这么丰厚的中秋节礼,在整个市里的厂子里都是独一份了。我那个在丝厂上班的表姐这个月都不用开支,原本我家里人也担心我们厂的情况,回头我把这些节礼带回去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厂里的财力有多雄厚。”

因为春燕第一个出声,叶宁直接朝她招了招手:“大家都过来排队,咱们早点把礼盒发了,你们也好赶紧去吃饭。”

现在天气太热了,工人们在车间里闷了一上午,中午都是要争分夺秒地回宿舍睡会儿午觉的。

叶宁作为服装厂的大老板,这种能在员工面前拉好感的事情自然是要亲自上阵的。

不过她也不想耽搁大家太久的时间,她和顾骁,周巧珍和陈素芳,四个人分成两队,分别给大家发放起了礼盒。

所有排队上前的人,不管是什么工种,都是人手一个中秋礼盒、一条差不多有小孩胳膊般长的海鱼。

等春燕拎着礼盒和海鱼去打饭后,排在她后面的工人都按捺不住了。在厂门口值班的保安们听到消息匆匆赶过来的时候,那排队的队伍都快从食堂门口一直排到了车间门口了。

工人们手里捧着搪瓷缸子、饭盒,却没有半点去打饭吃的心思。

牛肉炖土豆不是每天都有的,今天中午食堂的菜色也很简单:西红柿鸡蛋汤,丝瓜炒鸡蛋,炒青菜。

因为叶宁开养鸡场,所以食堂里用得最多的食材就是鸡蛋了。

叶宁之前特意规定了,厂里工人中午的这一顿至少得一荤一素再加个汤。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鸡蛋就算是荤菜了。和其他厂里的食堂要收费相比,服装厂中午这一顿是完全免费的,所以哪怕一个星期有四天都要吃水蒸蛋、鸡蛋炒黄瓜、丝瓜、西红柿等一众以蛋入菜的饭食,大家心里也是没有半点不满的。

叶宁向来很看重秩序,所以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等把白班工人的礼盒全部发下去后,食堂这边的打饭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等雷师傅和食堂的帮厨、杂工们领完礼盒后,桌子上的礼盒还剩下一多半。

服装厂连保卫科带仓库,现在一共是两百一十二号人。叶宁留下足够数量的礼盒后,剩下的礼盒都让周爱党他们帮忙搬回了车上:“我们等会儿还有事要办,晚班工人们那边的礼盒就由你们俩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