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叶阿姨,我小姑叫你……(第2/5页)
马玉书完全是把这家直营店当自己以前的精品店用了,想到这些鞋子和包要是放开卖了,现代家里的那点存款压根就花不了多久,所以叶宁还不忘叮嘱小吴她们道:“这些鞋子和包只是给顾客参考搭配效果的,你们可别给卖了。”
小吴她们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自然也是喜欢那些漂亮的衣裳和皮包的,叶宁这话一出,她们当即就忍不住问道:“那万一顾客说什么都要买呢?”
叶宁想到自己给这些包和鞋子定下的高额售价,不是很确定的出声道:“……应该不会吧,反正库存就这么多,顾客要是非要买,你们就看情况卖吧。”
最后叶宁退了一步,她这定价三五百块钱一个的皮包和鞋子,要真有人愿意买,那怎么说都得是位大富婆吧,这样的客人好像是不能直接拒绝,所以只能是尽量少卖。
小吴她们心里有些奇怪,主要是不理解老板怎么放着钱不赚,不过叶宁一说这些鞋和包都是她从国外运回来的,价格贵不说,想再补货也不容易,她们瞬间就懂了:“那这些就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用来招揽顾客的,卖一样少一样对吧?”
叶宁忙不迭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你们心里有数就行。”
除了这些装饰品之外,店内最显眼的还是靠着墙摆着的两张全身镜,原本马玉书还想按照现代服装店那样,特意定制两块能够从视觉上拉长人身形的镜子,但是被叶宁个阻止了,最后还是用的普通镜子。
然后就是两个试衣间,为了方便,马玉书用的是布帘子,不同的是上面修了研色的字样,算是给叶宁的服装品牌打够了广告。
齐芳最喜欢的还是店里的两个长条沙发凳,棕色的皮质沙发凳,上面铺了白色的长毛垫子,客人们在店里逛累了,还能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这也是她给自己的服装店点了名要增加的摆设。
现在商铺开业也没人送花篮,都是送鞭炮,尤利民和齐芳一大早就给送了整整四挂大鞭炮过来,崔维诚虽然人没来,但是也让人送了八挂鞭炮过来。
加上叶宁担心开业当天门庭冷落自己买的两挂,十几鞭炮在店门口接上铺开后真是好大一片。
叶宁这个老板用手里的长香点燃鞭炮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足足响了大半个小时。
为了讨个好彩头,叶宁还提前去商店买了一大筐糖果,等鞭炮燃尽后,她先给市场管理处的人送了几大把过去,说自己新店开业,门口的鞭炮纸有点多,希望他们能通融一下。
山市的批发市场没有深市的人流量那么好,工作人员对市场里的商户态度也挺好的,加上拿人手短,他们一人得了一大把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等叶宁离开后,一个刚上班的小姑娘才忍不住小声惊叹道:“大白兔奶糖,这么贵的糖果就这么随便送人吃,这个老板也太大方了吧!”
有了解叶宁情况的工作人员一边把糖往兜里揣,一边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位和市场里的其他人可不一样,据说是华侨,自己还开着服装厂,就A7和A8两间铺子,就是她租的。”
小姑娘这下总算是明白了:“哦,那两间铺子啊,难怪!”
其实对于叶宁的这两间店,不止市场的工作人员好奇,就连市场里的其他老板心里也是直犯嘀咕的。
现在大家做生意,不管卖什么,大概装修粉刷一下也就开业了,就叶宁不一样,她这铺子从最开始装修到现在,足足花了一个多月,中间那建材是一批一批的往里面运,那个阵仗大得哟,大家私底下都在议论,说这老板也不知道是想装修个什么皇宫出来。
等到今天人家铺子一开业,这鞭炮还没放完呢,批发市场的店主们就在叶宁店外围了一圈,对着 “研色” 的招牌好奇道:
“这字是怎么弄的?看着是塑料的,这里面还安了电电灯?这么小的灯泡可不好买。”
“听说这老板是从国外回来的华侨,难怪这么会折腾。”
“里面只卖衣裳?那衣裳不是款式好看新潮就行了吗?用得着在装修上花这么多的钱吗?”
同样的情景马玉书可是经历过好几次的,也不拦着大家交头接耳,反而装了一篮子糖,叶宁笑着打招呼:“各位老板早,今天我们新店开业,欢迎大家进来逛逛,开业前三天,所有衣服都打九五折!”
马玉书这话一出,有人高兴,也有人觉得她小气,这么大个铺子,开业的前三天,竟然只打九五折。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想,店里的衣裳款式是没得挑的。
虽然现在已经是初秋了,但是山市秋天并不怎么冷,
叶宁她们陈列橱窗的时候,就是一半夏装,一半秋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