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这兔子爱吃新鲜的麦……(第2/2页)

养殖场这边事情没有服装厂多,所以周大海这个场长的工资也多不到哪里去,结合眼下的行情,叶宁给他涨到了八十一个月。

其他周老三等人的工资也涨到了四十。

叶宁觉得场长比普通员工多拿一半的工资是很合理的。

这一点在她看到周大海在养殖场的空地上搭的草棚时

得到了十分正向的回馈:“这棚子!”

见叶宁问起,周大海不怎么好意思地摆了摆手:“村里以前有老人养过兔子,我去问过了,听说这兔子最怕水,我就琢磨着带着人搭了这一排草棚,回头把兔笼放在里面,就不怕下雨了。”

叶宁满意地点了点头:“挺好啊,原本我想的是建厂房的,不过施工队那边一时半会儿的也没空,现在这样挺好,虽然是草棚,但是用上个一年半载还是没有问题的。”

周大海笑道:“烂了也没事,上面的稻草都是我从家里拿的,这玩意儿乡下多得是,淋烂了再掀下来换新的上去就是了。”

“这件事办得好,”叶宁点头:“就是辛苦你们了。”

周大海一脸谦虚地摆了摆手:“搭几个草棚子罢了,有啥辛苦的,再说这本来就是我们份内的事。”

在叶宁心里,员工事情做得好,除了口头上的夸赞之外,也是要给些实际好处的:“那也是辛苦的,等会儿晚上做饭的时候,你们从仓库里拿几个鸡蛋煎着吃吧。”

闲聊了两句后,叶宁也没忘记正事:“对了,我买的长毛兔到了,就在山上,大海哥你叫上人上去搬吧,一路运过来,兔子的精神不是特别好,回头你们要多留意一下它们吃草和喝水的情况。”

周大海一听当即就来了精神:“行啊,我特意在地里留了新鲜的白菜,等会儿就给它们喂上。”

提起白菜,叶宁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这兔子爱吃新鲜的麦苗,回头你去买点麦种撒上。”

作为农民,这麦子在周大海眼里那是顶顶重要的事情,听叶宁说要单独种麦子喂兔子的时候,他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喂其它草不行吗?听说兔子也吃奶浆菜,这玩意儿山上有很多。”

叶宁也知道这种事情周大海他们或许会很难接受,毕竟对于华夏人来说,粮食大于天。

但是叶宁也没法这会儿来给他现场教学,这长毛兔不管是养来吃肉,抑或是剃毛来做成纺织品,都比单纯的种那么几十亩地的麦子划算,她无奈道:“这怎么能一样?奶浆菜是野菜,一年四季就那么几个月长,而且咱们这可是足足一百只兔子,并且以后还会更多,只靠野菜可不行,必须得有专门的牧草喂才行。”

对于叶宁来说,这件事情是绝对没有商量余地的,要知道她买这批兔子可花了不少钱,完全没必要在这点麦草上节省:“正好山上的空地还有很多,回头你们抽点空出来,把空的地方都撒上麦种,反正是喂兔子,不为了结麦穗,稀点密点都行。”

别看叶宁平日里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但是她作为老板的威慑力还是有的,这会儿她一板起脸来,周大海也没多说什么了,只嗫嚅着应了一声好。

牧草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现在粮食很便宜,周大海手里也有平日里买鸡蛋的钱,自从他开始接手卖鸡蛋的事情后,这养殖场的产出叶宁都是一个月结算一次。

山上的公鸡卖得七七八八后,每天只靠卖蛋也能有个六十七块钱,有时候鸡蛋的产量高,周大海还得去镇上摆摊卖,十块八块的,多多少少也是个进项,这些钱都是他暂为保管,月底叶宁给他们结清工资之后,再把剩下的钱收走。

叶宁仔细算过账,现在勉强还能算是养鸡场的产蛋高峰期,每个月光是卖蛋就能有个一千六七百块钱,抛开周大海他们的工资两百多块钱,晚上给咯咯哒们加餐的稻谷和玉米,她每个月的盈利能有个一千二三。

等到冬天天气变冷之后,母鸡就会从三天产两枚鸡蛋变成两三天产一枚鸡蛋,到时候她每个月的盈利会再少一两百块,但是总的来说,一个月净盈利一千块钱还是没有问题的。

叶宁的体力和周大海他们没法比,只能在半山腰守着,让几人先上山把装在笼子里的兔子全都挑下来。

叶宁守着周大海他们把兔子全都移到干净的木笼子里之后,她看着空出来的铁笼子,想到这些笼子也是自己花钱买的,还不忘补充道:“把这些笼子都收杂物间去,看之后能不能用得上,这兔子的牙齿可是厉害得很,你们平常可得多注意,别让它们把笼子咬烂后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