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等会儿就给他加工资!……

叶宁厂子里的毛衣销量那是节节攀升,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除了之前的客户之外,她还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这事还得从叶卫明他们在市里给齐芳装修铺子开始。

原本齐芳这服装店也是租的门市, 之前也没想过要花多大的价钱来装修,这不是前段时间尤利民靠着卖房子大赚了一笔, 这荷包一鼓,他就想着现在叶宁开着服装厂,自家这服装店肯定也是要一直开着的,与其每个月大把大把的租金给出去, 还不如自家买间铺子, 怎么也算一份家底。

正好房东贷款买了雅苑的房子, 这每个月的房贷虽然也给得起,但是到底是要给利息的,听说尤利民想买下自家的商铺,一家人私下一琢磨,觉得拿笔现款回来把房贷一次性还清也行。

相当于自家贴点钱,用一套市价不是特别高的铺子换一套雅苑的大三居,算下来好像也不亏。

已经是自家的铺子了,齐芳装修起来那就更加用心了,一再让叶卫明用最好的材料, 墙上的涂料也务必要做到最好, 最后两层腻子,一层乳胶漆,一层罩面,叶卫明前前后后忙活了小一个月。

好在两家的关系在这里,齐芳他们那边的工钱给得也很大方,叶卫明和马玉书在市里耽搁一个月, 刨开材料开销后,也挣了两三千块钱。

当然实际利润是没有这么多,这不是材料都是从现代买过来的吗,两个世界的汇率差很大,两厢一换算,赚头还是不少的。

齐芳还在月子里,没有亲自到场验收,不过尤利民和蒋桂香他们来店里看过后,都打心里满意。

叶卫明的收益好,虽然要价不便宜,一间铺子装修下来要三四千块钱,但架不住效果好啊,同一条街的老板见齐芳的铺子装修升级后开业的第一天,生意就比往常旺了几分,也有人特意找到了叶卫明,想让对方帮自家的铺子也翻新一下。

不需要装修成齐芳那样,但是铺个瓷砖,顶上多安几盏灯,再换个颜色鲜亮的墙漆,那效果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叶卫明在现代的时候那是做梦都想有这种单子接到手软的时候,然而他现在好不容易不缺单子了,又开始缺钱买建材了。

叶卫明也没直接说干不了,多多少少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的:“这些材料不好弄,我也还没有找到固定的路子,多的活确实接不下来,你们要是不急的话等我回去寻摸寻摸,要能把建材的问题解决了,我给你们打折翻新。”

安抚好自己的潜在客户后,叶卫明和马玉书两人想着自己也在市里待了这么久了,还是得先回镇上一趟。

两人开着车刚离开市里,就发现前面还有一辆很气派的外国小轿车。

这可就有点稀罕了,要知道现在国外的轿车购置税高得吓人,国内经济又刚起步,不管是私人还是单位,出于爱国和实惠的考虑,选择的都是国产的轿车。

更别说往乐阳镇的方向,一天到晚都不会经过几辆车。

两辆车就这样前后脚地行驶在路上,原本马玉书还以为对方会从岔路去别的县和乡镇,没想到对方的目的地不但同样是乐阳镇,还和他们同样停到了研色服装厂外面的空地上。

这下就有点意思了,马玉书特意拉着叶卫明落后了一步,想看一看车里的人是谁,不过从车上下来的两人速度忒快,她只看到了个后脑勺,人就已经进厂子里了。

服装厂的门卫是认识叶卫明他们的,知道这是自家大老板的亲戚,把前面的客户放过去后,还不忘给后面的两人把住了大铁门。

马玉书她们本来想找女儿回现代一趟的,这会儿听门卫说前面的人是来厂里订货的,他们就知道叶宁今天应该是没空了,于是连厂门口都没进,就转头回了镇东。

叶宁最近没事都在车间里待着,毛衣卖得好,她和陈素芳她们都想着趁着季节合适多囤点货,反正这玩意儿做出来只要不穿不洗,放上两三年都是软乎的。

叶宁在镇东待着也无聊,买回来的录像带都看得差不多了,顾灵她们都开始看第二遍了,对于她来说,现在的电视节目还是太寡淡了,还不如来厂子里帮着剪剪线头,听着大家聊些家常里短有趣呢。

叶宁本来听大家聊天听得正高兴呢,陈素芳过来喊她的时候她还有些不敢相信:“你有我的亲戚来厂里找我?”

陈素芳又回答了一遍:“没错,是一位姓崔的先生,他说是你的亲戚?”

叶宁在这边只认识一位姓崔的,不过崔维诚家大业大的,她又给对方留了家里的电话,怎么想他都不会突然来厂里找她吧?

等叶宁到办公室里一看,坐在椅子上的人不是崔维诚是谁:“崔哥,你怎么电话都不打一个就直接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