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山上那几十头猪也别养……(第2/3页)
唯一有些不同的就是叶宁还特意从现代定制了印有‘乐阳腊味’四个字样的贴纸,在每个竹筐上面都贴上了贴纸作为宣传的噱头。
原本叶宁是想着把贴纸贴在腊肉上的,但是这边没有包装袋,这入口的东西,粘上贴纸上的背胶总觉得不太好,就只能作罢了。
一千多斤腊味整整装了三十个竹筐,看着空地上的一一大堆竹筐,叶宁只能庆幸这些竹筐都是顾骁从村里买来的,现代要卖几十百来块钱一对的竹筐,在这边只用三五毛就能买到一对。
周大海知道这单生意关系着山上剩下那些猪大哥的销路,也没敢省着力气,郑老七他们往车上搬腊肉的时候,他们也上前去帮了忙。
回到镇上休息了半天后,第二天一早,载满腊肉和衣裳的货车就轰隆隆驶离了乐阳镇。
这一趟尤利民也跟着去了,临走的时候,他还想把叶宁和顾骁一起带上呢,不过叶宁名下的各项投资如今都走上了正轨,她就只想躲懒,当即就拒绝了,只给了一袋子另外装好的腊肉和香肠,让他帮她给黄阿公带过去。
“还有我那间铺子,算算日子也到了收租的时候了,我是懒得走了,还得麻烦尤哥你顺便帮我把房租给捎回来。”
尤利民没想到叶宁如此放心自己,连铺子的租金都愿意让自己代收,不过他想着自己之前动辄就欠对方十几二十几万的货款,这一万多的房租好像也确实不算什么,他点了点头,又想起了一件事:“没问题,老街那边的铺子都涨租了,你这房东本人没在,这租金……”
“就按照市场价来吧,大家涨多少,我这也涨多少,要是现在的租客不续租的话,还得麻烦尤哥你帮我重新找个租客。”叶宁买下那间铺子本来就是一项投资,租金自然也要随大流。
尤利民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我看那干货店的生意很不错,听说现在还开始卖手工艺品了,街上的那些游客也是十分买账,你这正常范围之内的涨租,他应该会理解的。”
尤利民收下了叶宁的腊肉和香肠后,原本也没指望能赚多少钱,经过几天的颠簸赶到深市后,他立刻就去了店里。
和去年刚开业的时候相比,现在他铺子里的生意已经稳定了下来,深市冬天虽然不是特别冷,但是他之前从叶宁那里进来的毛衣和大衣卖得还是很好的。
这不才过去几个月,留在深市帮着尤利民看店的谷三已经琢磨起了要在深市买房子的事情了。
谷三心里想得明白,眼下店里生意这么好,他一个月就能有上千元的工资,未来的几年里,他肯定是要待在深市了。
和山市相比,深市作为飞速发展得超级城市,那住房更是紧张,去年国外的华侨、国内的大老板,都铆足了劲儿地在深市买地建厂房,建商品房。
和山市市内一亩地几万块的价格相比,深市的地皮轻轻松松能卖到几十万一亩。
年底的时候就有两个资本雄厚的开发商建好了房子开卖了。
虽然两家开发商在打价格战,但是深市的房价也不便宜,一千块钱一个平方的价格,饶是谷三如今已经有了点家底,开发商那边也推出了房贷,但是他还是有些下不去手。
这会儿尤利民到了店里后先看了账本,确定店里的账目和谷三这段时间汇给自己的钱数额对得上后,他才给他发了这段时间的工资。
看着手里的六千多块钱,谷三想着自己这两个月的辛苦,倒是足够买上六个平方了,再攒一攒,一个小房间就出来。
然而尤利民给谷三发完工资后,又从剩下的钱里数了两块钱递给他。
见对方一头雾水地盯着自己,尤利民解释道:“前段时间过年,我给兄弟都发了钱,他们一人五百,你一个人在这边帮我守着店,过年都没回去,我给你多发一些,你可别跟他们几个说,不然他们可得跟我闹。”
谷三年纪本来就不大,这段时间一个人在深市待着,要不是郑老七他们一个月总会过来一次,他早就熬不住了,这会儿见老大还记得自己的付出,他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谷三回报尤利民的办法就是第二天店里开始卖香肠的时候,他自己在店门口支起了炉子,腊肉和香肠的味道太香了,还没煮好,那香味就已经飘得一条街的人都能闻到了。
别说是游客了,就连在同一条街上做生意的邻居,都忍不住好奇地伸长脖子往这边看了。
谷三也不小气,煮好腊肉和香肠后立刻就让店里的小姑娘切成薄片转盘,然后就摆在店门口的桌子上让大家试吃。
知道店里的小姑娘脸皮薄,谷三也没为难她,自己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后大声招呼了起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山市正宗的土猪腊肉香肠,祖传秘方,香辣可口,价格也便宜,腊肉四块,香肠五块,先试再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