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成熟(第2/3页)

“我去几天就回来,这边有实验要记录。”钟文聪理直气壮,想了想,又叮嘱道,“镇里有什么变化,记得通知我。”他主要是回去和符歆约会,总不能老是在网上聊天吧?

“知道了,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有什么变化一定会通知你的。”杜善薇点点头。

前不久,镇里提出要搞旅游特色小镇,想把灵泉镇的街道整治一番,其中涉及到钟文聪家里的二层小楼,需要把外部的墙面涂上同一种颜色,那些乱七八糟的电线杆,也要重新整一遍。

这事刚提出来,涉及到群众的利益,立即掀起了一阵议论的热潮,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尤其是那些规划到的人家,有人觉得改就改,但要政府出钱;有些人认为这对整个街道都有好处,利于提高整个镇的形象,可以自己出钱搞,但政府帮忙找人;还有人认为可以对半出钱……总之,什么样的想法都有。

先前说过,灵泉镇是个小镇,总人口才三万多,其中有部分人常年外出务工,在本地居住的人不知道有没有两万。连带的,镇上的街道几十年来都是一个模样,除了把瓦房换成楼房,格局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两条各长一百米的街道。

没错,镇上只有两条街,分别是大南街和大北街,镇政府正好处于十字路口的交汇处。

钟文聪家位于大北街上,离镇政府不远,就算这样,每个月的租金才1600元,比两年前涨了一百,主要是它的外表比较破旧,毕竟是二十年的老房子。

“聪聪,你这次装修房子,钱够不够用?不够的话,外婆这里有钱。”杜奶奶一听杜善薇他们说起这事,马上问道。

这两年,她常常利用育苗大棚的空窗期种些蔬菜,比如青椒、黄瓜之类的,其中黄瓜一年四季皆可种植,她种的黄瓜最多。

因为她的腌制手艺好,积累了一批回头客,别看卖老黄瓜皮或腌黄瓜不起眼,但得到的利润却不算低,镇上最好的瓜皮每斤8元,她的价格只少一元,两年下来,她都能挣两万多。为此,她在杜庆国面前,腰杆早就挺起来了。

“我这里也有一点。”李玉英接着说。

“奶奶,我的钱是够用的。”钟文聪笑眯眯答道,“舅妈,你刚为茂茂买了房子,家里的房子也是才建好。我不用你们出钱,我的钱真的够用。”

他不打算把旧房子推倒重建,毕竟他不会去镇上居住。在南山村居住近二十年,他早已把这里当老家。以后应该会在省城买房。

他现在只想把房间的内部装修一番,起码铺上瓷砖,把墙壁刮上腻子,这样容易把租金提高些。不说别的,起码要和隔壁家的价格一样。

这种装修用不了多少钱。不得不说,自从杜善薇回村创业后,他也跟着得到好处,不说每个月能从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领到一份工资,单是苗圃百分之三十的分成就足以让他挣上一笔小财,比如今年就有14万多元的收入。

“我听琳姐说,镇上准备征地,要搞一个开发小区,把土地卖给私人建房。大家说,我们家要买吗?”杜善薇说起另外一件事。

覃承毅破开西瓜,再把西瓜肉切成一块块放进玻璃碗里,听到这话,抬头看了一眼杜善薇,他记得昨晚两人商量过,不会去镇上买地啊,毕竟他们家的流动资金不多了。

他本年度的租金都投入在罗星明的项目上,两人日常的花费由工资和私房菜馆的分红顶着。

至于杜善薇,前不久刚有卖苗的24万元进账,结果一下子拿出10万元去买房,剩下的拿去还债,不是人工费就是肥料钱,还有拿去买老宅那边的新房家具,现在卡里只有7万多。

两人觉得,如果有钱,还不如存下来,等到有合适的机会,再拿去市里买商铺呢。

“镇上要开发土地?看来这次不是空穴来风。”钟文聪笑起来,“风声传了这么久,总算成真。”

杜庆国点点头:“这事是真的,我也听老徐说了,据说有很多人想买,有部分是村民,他们在村里找不到盖房子的宅基地,想在镇上安家。”

老徐就是经常来找他下棋的朋友,退休前是镇上中心校的校长,有一定的人脉。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兴致缺缺,一个是没钱,另一个是从来没想过去镇上居住,他们在村里住得好好的,如果没有二级路,可能会想搬出大山,现在就算了,都快成为旅游景区了,傻子都知道留在本村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想投资是另外一回事,只是想想就知道,政府肯定会限制这方面的低买高卖,除非是土地卖不出去。

见大家都没兴趣,杜善薇不再多说。

覃承毅把西瓜插上牙签,推到大家面前。

杜善薇朝他一笑,伸手吃起来,一边吃一边还说道:“这西瓜的皮厚是厚,但里面的肉好吃,不会甜到发腻,是一种清甜。”在夏天,吃上冰凉的西瓜最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