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遐思(第2/3页)

静仪昂头问道:“求情什么?”

弘时有些沮丧道:“阿玛不许我去外祖家呢。”

静仪:“为什么?”

弘时小小地纠结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不语。

静仪扯着亲哥袖子,不依道:“你必须告诉我,否则我不知道阿玛的态度,也不知道怎么去求才能帮到你。”

弘时打哈哈道:“算了算了我不去了。”

静仪:……

要不要这样,怎么弄得李家跟伏地魔似的,提都不能提了?

最后一个可以询问的人选,正是四爷身边的赵福来。

静仪跑到前院,板着小脸对赵福来道:“阿玛让你陪我去外祖家,可是都不大知道外祖家的事情呢,不如赵公公跟我说说吧。”

赵福来是不想在李侧福晋养的四格格这里说李家坏话的,他见静仪这般郑重来问,低着头打着腹稿,纠结如何能说清楚事情并且美化李家。

四爷声音从后面传来:“静儿,跟阿玛进来。”

静仪乖巧地跟着四爷进了书房。

四爷书房布置十分简约的,很合他“简朴”的名声。但是细细一看就知道里头布置价值不菲。四爷的书很多,还有不少是难得一见的原稿、孤本,但看起来不像是经常被主人翻阅的样子。

四爷示意静仪坐下来:“既然这么想知道你外祖家的事情,阿玛就跟你说说。”

闺女年纪大了,想的多了,有求知欲了,也不好糊弄了。

真是甜蜜的负担。

当年李氏得宠,又接连生下几个儿子,为了叫弘时几个有得力外祖,四爷就帮着静仪的外祖李文烨弄了个知府当当。

李文烨带着媳妇在外地做官,不大回京,看家的是两个儿子。

长子李秦为人还不错,就是没多大能力,比较平庸,做事也太过按部就班。但好歹还算是个靠谱的人,李文烨就把家里大小事务都交给了他。

次子李唐破有几分才华,只不过应试能力不大强,考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中了个举人,被四爷外放出门历练去了。

小儿子李韩是个挺鸡贼的人,成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大路不走专走小路,是四爷主要的头疼对象。

再到后来,李氏封了侧福晋,李韩就开始往四爷府上探头探脑,想帮李氏经营铺子、想跟四爷要差事。

四爷对李韩的差事把得很严,几年下来没赚到多少便宜后,李韩又打起了弘昀和弘时的主意,甚至想着叫自己儿子给弘时当哈哈珠子。

结果……

有四爷在,当然是没结果的。

后来李韩学乖了,开始不再打四爷和李氏的主意,转而撺掇起弘时来。

弘时前几年还小,最是爱玩的年纪,四爷管得又严。等弘时遇上同样爱玩,并且变着花样跟他玩的三舅舅李韩,可算是“一见倾心”了。

李韩和弘时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开始时候,李韩骗走弘时荷包里的几个银锞子就很高兴了,一段时间后却不满足起来。经常带着弘时下馆子、逛铺子,随便吃随便拿就是不给钱,面对着雍亲王府上的小公子,店家又能怎样?找四爷理论么?只能自认倒霉。

除了白吃白拿外,李韩还用弘时的名义,变着法儿去搂钱、放高利贷。作死无下限,终于触到了四爷的底线。

四爷下了死命令,不许弘时再跟李家来往,还叫顺天府尹给了李韩二十板子,算是一个对李家的警告。

听了这些事情,静仪有些不好意思:“我说想去李家,有没有叫阿玛为难了?”

李家人虽说也亲,但到底是未曾谋面的一群人。四爷一向是个说话算话的人,静仪不愿意为了李家破坏四爷在府上的权威,给四爷添麻烦。

闺女真是既懂事又体贴啊!

“不会。”四爷温和道,“你大舅舅也在家呢,小舅舅出不了幺蛾子。阿玛既然说了许你们去,自然有许你们去的道理,去了就好好玩罢。”

静仪想起一事,又道:“三哥说他也想去呢。许久没见了,想得慌。阿玛您看……”

四爷不动声色地饮了一口茶。

弘时对李家感情还是很深厚的,况且李氏又是弘时生母,李文烨是弘时外祖,这是不争的事实,李家总不能一棍子打死,日后总是要来往的。

四爷把弘时叫来考了一通,见这个儿子学业上没有怎么偷懒,甚是满意:“明儿你妹妹和你额娘要去你外祖家,许你放一天假,陪着你额娘走一趟。你妹妹年纪小,出门又少,你是哥哥,要好好照顾她。”

弘时喜得对四爷作了一揖:“是。谢阿玛恩典。”

李家位于京西的芦花胡同深处。

宅子不算太大,三进的院子,收拾得很是体面。

毕竟是弘时的外祖家,四爷就是再不喜欢也要吩咐人好好收拾,况且李家也是李氏的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