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4/5页)

秋老虎尚在,他虽然穿着长袖,但料子都很单薄,这会儿只感觉出了一胳膊的鸡皮疙瘩。

常池:“……”就突然有点怕了。

不过,他好歹一个人上山采药十几年了,胆子绝对不小。

这会儿怕归怕,却没有退出去。

常池绕过那带血的树桩时,因为精神太过紧绷,不小心被什么绊了一脚。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暗红色的树根。

常池:“……”以他的行医经验来看,上面绝对是血,

幸好苏苒之从书房里出来,招呼道:“小常大夫,你来了。”

常池忽略自己出的那一后背的汗,在看到苏仙长的一刹那,他的心情蓦然平复下来。

他拱手行礼:“苏仙长,我今日是来登门道谢的。”

苏苒之笑了笑:“小常大夫客气了,不若进来喝杯水?”

这还是镇子上第一位敢进入他们宅院的人,苏苒之自然不能任由树桩把人吓回去。

秦无正在后院挖地,忙完后净了手也过来招待客人。

一时间,常池感觉受宠若惊。

就算在听到苏仙长说‘喝杯水’后,端上来的果真是清水,他神色也依然激动。

——两位仙长居然如此平易近人好相处!

苏苒之目光略带抱歉:“搬来时间不长,未曾买茶叶,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无妨无妨,我平日里喝的也都是水。”小常大夫深深一揖,呈上自己的谢礼,“当日多谢两位仙长相助。”

苏苒之和秦无没有要他带来的草药:“既然贵店是医馆,草药应当用在有需要之人身上。”

“仙长说的是。”

常池复才坐下,端着杯子一饮而尽。

看起来分明是清水,却在喝完后,回味甘甜,口齿留香。比他喝过最好茶叶的口感还要好。

他惊讶的嘴巴都来不及合拢,这、这是水吗?

他往院中张望,以为仙长家里凿了井。

结果除去那树桩外,没看到任何井口和井盖样式的东西。

然后,常池眼睁睁看着空杯中自发凝出来一杯水,就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

要不是他认识这杯子的出处,跟他家的一般无二,他都要以为这杯子是传说中的仙器了。

苏苒之解释道:“不过是小伎俩而已。”

常池心道,这哪里是小伎俩,简直就是神仙手法!

-

苏苒之正好想在自己出发去深潭前多了解一番云水镇,既然常池大夫自己来了,那她便多聊一下。

“近日我与夫君也绕着云水镇走了几圈,大概了解周围的地形地貌,但对此地未免还是有些生疏。小常大夫若是不忙的话,可否为我二人说说这附近的情况?”

这简直问对了人,常池对此很是了解。

他不仅自己采药时走南闯北,接触过的病人还很多,偶尔听他们闲聊,连谁丢鸡这种小事都能知晓。

常池说:“咱们镇子看起来大,但其实交通不便。东边被石山阻隔,几乎翻不过去;往西走是长川府,那儿是咱们的府城,坐马车大概花十八日左右便能到;往南走是绵延的大山,据说里面有仙道门派,但我未曾见过;往东走路途遥远,据来往书生说那里是淮明府。”

说到书生,常池眼睛亮了一下:“咱们这里好些书生都是外地人,因为咱们说的是官话,书生们科举落第后便住在这里继续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去皇城面见陛下的时候,能脱口而出流利的官话。”

他应当是与那些书生们深入交流过,说道:“他们跟我说,曾经有位本来应该是状元郎的男子,因为不通官话,最后被落了两个名次,成了探花。”

三人谈论了大概一个时辰。从居住人口说到了口味偏好,从镇子物价说到了赚钱门路。

最后,常池没忍住,悄悄问了一句:“仙长们会长期居住在这儿吗?”

他觉得有仙长在,这院子一点也不像凶宅。

苏苒之摇摇头:“看缘分。”

有事情做便得走,一离开就是几年也说不定。

但若是闲来无事,在家里歇着也不错。

常池微微有些失望,但他却觉得这才正常,话本中仙长们的行踪不都是飘忽不定的吗?

他喝完这杯中最后蓄满的水,眼看着快到午饭点,才不舍的离去。

杯中所凝之水其实是苏苒之练习的凝水诀,她修炼了七日,还是做不到给茶壶里凝水。

不过给杯中凝水倒是熟练了很多。

这几日,苏苒之也对比了自己和秦无所凝之水的区别。

她的水除了看起来更加晶莹、喝起来更加甘洌外,好像没什么特殊。

但在黑夜里,只要天上有月亮,她凝出来的水都能清晰的映出月影。

每当这时,刘木匠都会看呆。 作者有话要说:拜码头:戏曲班社拜望演出地点的地主豪绅、军政要员及帮会头目叫做“拜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