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素炮,懂?

第二日, 姜小乙带着钟帛仁前往吕婵所开的染店。

这家染店名为“李氏染坊”。

每月二十日方天绒会下山与吕婵密会,自然也会有随从保护。中午起,玉龙寨的喽啰们就把李氏染坊附近闲人清了干净。不过对姜钟二人并无影响, 他们还是轻轻松松潜入了店铺, 甚至绕过守卫躲进了吕婵的闺房,全靠着姜小乙的一手道门玄术。

“有你这手段, 走起江湖真是方便得很。”

时辰未到,房内并无他人,姜小乙和钟帛仁躲在吕婵的六柱架子床下,悄声说话。

“欣羡否?”

“自然, 不知兄台可否指点几招?”

“嘿,别看你习武有几分天赋,入道门可不行,道门看得是缘份。”

“你瞧我不像有缘人吗?”

“不像。”

“哪里不像?”

“你心思太重, 我教讲求归根复命, 纳拙抱朴,但你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放不下。”

静了许久, 姜小乙听到一声轻叹。她侧过头,看见钟帛仁俊俏的侧脸, 神情之中似是带着几分慨叹。姜小乙低声道:“我明明认识你没多久,说起你来却总是侃侃而谈,你不觉得我是个狂妄之徒吗?”

钟帛仁仍看着床地板, 说道:“你的言语令我心安。”

姜小乙忽然又问:“你紧张吗?”

钟帛仁:“不。”

姜小乙看着他不动声色的脸, 笑道:“就不知道等下会不会破功了。”

钟帛仁:“那就等着瞧吧。”

姜小乙蓦然一笑,转过脸去。

“其实昨夜那些话都是说来玩笑的,方天绒是五匪首之一,你也说了他对游龙山来说极为重要, 他单独下山,对我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悄悄抓住钟帛仁的手,在他手心塞了一张符箓。“等下万一需要动手,你把这张符含在口中,从后面窗子逃出去。”

钟帛仁面不改色将那符箓推了回来,姜小乙还想再塞,被他反手握住了手掌。

“杀不杀,要视他言行而定。”他道,“就算要杀,也是你我一起杀。”

姜小乙刚想再说点什么,他握她的手微微收紧。与此同时,房门开了,吕婵带着一众丫鬟进了屋。她安排丫鬟将酒水小菜一一摆在桌上,布置好了菜肴,便屏退了众人,自己坐在桌旁默默等待。

又过了大概半炷香时间,有人叩响房门,吕婵问道:“谁?”

那人回答:“婵娘,是我。”

吕婵起身,将来人迎进屋子。

床边垂着薄纱,姜小乙借着沿缝,悄悄打量。方天绒年纪二十七八岁,个子生得修长舒展,浓眉深目,阔口方颌,穿着一身灰蓝袍子,虽长相称不上十分俊秀,但是气质蓬勃雄壮,瞧着便是条响当当的汉子。

只是此刻,这汉子的脸上却带着深深的思虑。

方天绒进了屋子,径直来到桌旁落座,连倒了两杯酒下肚。吕婵关好房门,来到他身边,问道:“可同刑五爷说好了?”

方天绒叹了口气道:“说不通,老五非要三哥亲自与他谈。大概是想吓他一吓,让他明白此事的严重性,以后再不敢犯。”

吕婵:“三哥一向惧怕刑五爷,平日面都不见一次,这次还要登门道歉,真是为难他了。”

方天绒再次叹气,吕婵又道:“你有没有问出来,三哥究竟为何冒出这样的念头?”

方天绒:“并不奇怪。你还记不记得,之前大黎未灭国时,与刘公军对峙肇州庆县,当时庆县守将临时换成了肖宗镜,将刘公军杀得屁滚尿流,多亏重明鸟带人及时驰援,才缓过一口气。那时三哥与大爷洗劫洄州,正好与重明鸟北上的军队碰上,起了摩擦,从那次回来之后,三哥看着就不太对劲,再也不出游龙山了。”

姜小乙一听肖宗镜的名字,心中微动,下意识想往外侧再移一移,听得更真切些。但钟帛仁用力拉着她的手,不让她动。她看向他,他目光深邃,轻轻摇了摇头。

吕婵:“难道是被吓到了?”

方天绒:“三哥性格温顺,向来不喜争端,下山次数少之又少,被重明鸟的军威所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说起来,那位前朝的肖宗镜我们也曾打过交道,当初他与那杨亥老匹夫也属实让我们头疼了一阵,那次三哥也被吓没了魂,却也没说过什么招安投诚的屁话。”

吕婵站起身,在房间里走了几圈,最后来到方天绒身旁,低声道:“三哥胆子虽小,但他不是蠢人。当初大黎烽烟四起,一个青州之乱绊住了半个朝廷,我们才得以喘息,否则还不知要有多大的麻烦。而如今新朝正是肃正的时候,那重明鸟活像个魔神,全国叛军被他杀得血流成河,他早晚要找来的,等他来的时候,恐怕就没有前朝那么容易了事了。”

“你!”方天绒给她拉回座位。“这话可说不得!小心隔墙有耳!你以为你说的这些大爷就没想过吗?你是不了解重明鸟的行事风格,此人比起杨亥肖宗镜,更为残酷无情,他对付各地叛军,向来是先打,至少削去对方一半战力,才肯谈招安收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