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34/46页)
心里盘算着,不自觉地已向着那座高大的宫殿移步过去。他身法至为巧妙,几个起落,已距离大殿不远,眼前有两座方形殿阁对面而立,中间的过道,洁白平滑,皆为同色大理石所铺,阶上石栏,晶莹剔透,竟是上好白玉所雕,其上图饰,尽为各式各样的龙,在无数盏长灯的映照之下,各有生态,栩栩如生。
君无忌由侧面绕上来,站立在一座巨大的玉炉前,打量着当前殿阁上的楠木巨匾——
“懋勤殿”,再看对面殿阁上的悬匾是“端凝殿”。他随即明白了,前者“懋勤殿”是专为皇帝贮放图书翰墨,供其政余读书之处,后者“端凝殿”便是皇上所有衣物袍带贮存之处。
这两座宫殿既在此处发现,当是距离皇帝住处不远了。
他这里正自左右打量,仔细思忖,耳边上却听见一阵沙沙脚步声,自远方传来,即见一行人影,打着纱灯,直向正前那座高大宫殿行进。
君无忌心里一动,绕了半个圈子,连连向前切进,总算看清了来人举止的一个大概——
敢情一行人是专为送膳点的小太监,各人提着朱漆彩饰的漂亮食盒,由一个“尚膳”的主管太监头里领着。
原来宫里太监人数既多,各有其职,除去一般所谓的“内十二监”各有所司之外,另外还有“惜薪”、“宝钞”等等四司以及“兵仗”、“浣衣”等等八局,加起来总称为“二十四衙门”。至于另外为宫女所设的六局,每局另设四司,这么一算下来,光只是内监、宫女的人数,已在数万之谱,如此众多人数,所服侍的只是皇帝一人及其家族,尚不论为数近万的御林军、锦衣卫……加起来该是一笔何等巨大开销?皇帝及其所宠的一干家人其穷奢极侈的生活,当是可以想知一个大概了。
君无忌静寂地打量着这行人影,正是向当前巨大宫殿投进,随即断定,朱棣皇帝必是下榻这里。
猜想中,即见一行送膳的太监来至殿前侧门停下,却由大殿里走出来几个鲜衣高冠的卫士,逐次一个个对送膳的太监,以及所携带的食物,都加以核对盘查,最后才挥手放行。
原来朱棣自夺得大位,内心却对至今下落不明的前朝建文帝放心不下,生恐宫廷中有其心腹死党,企图对己不利,这些年汰旧布新,不遗余力,日常起居更是小心有加,一干琐碎,悉数由近身侍卫先盘查认可后方可接近。
君无忌眼看着一行小太监进入之后,算了算光只是出来盘查的卫士,已有十数名之多,以此推想,里面的侍卫,更不知多少。
这座皇帝所下榻的寝宫,规模极大,除了正中一处巍峨巨门之外,每一面都有一处侧门,俱都有御林军数人把守,想要由任何一门从容进出,都不可能,惟一的方法,便只有由高处进出了。这条路也极不容易。宫殿建筑格式与一般民居大有不同,雕梁巨栋,飞檐倒卷,无不高大雄伟,其间距离,大异常规,高深不易攀着,即使有君无忌这般身手,也得事先有一番斟酌盘算才宜行动。
远远观察了一番,君无忌愈感为难,不禁暗自叫起苦来,不自觉地便向前偎近了一些。
猛可里背后一人冷叱道:“什么人?”话声里,一道孔明灯光,已自劈面射来。
君无忌一惊之下,顾不得再心存忠厚,正图以“巨灵金刚掌”力,猝然向对方出手,立毙对方于掌下,免生后患,却是不知,他这里手势方起,对方持灯卫士忽然“吭”了一声,一头直栽下来,手里罩灯未及坠地,却巧妙地操在了身后一人手里。君无忌方自认出后来的那人是苗人俊,后者已迅速地将灯光熄灭。
眼前出手,虽说巧快轻灵,却也保不住不为外人发觉。苗人俊甫一现身,向着君无忌打了个手势,即速隐身暗处。君无忌把握着此一瞬时机,陡地腾身直起,落向一棵巨松,借着松枝一弹之力,第二次拔起的身子,宛若一只巨大的编幅,已扑上了高大的殿阁之巅。
这一手轻功施展,极其不易,两次飞身,总在七八丈之间,妙在没有带出一点声音,落脚处皆在事先观察之点,手、眼、身、步配合得恰到好处,一点差错也出不得。君无忌身子一经落下,立时向下一缩,紧接着一个骨碌,已翻出丈许开外。手触处一片光滑冰凉,敢情躺身在一色光滑的琉璃殿瓦之上,他却稍安勿躁,又过了一会,才自翻身坐起。
这里风势甚大,呼呼夜风,飘动着他的一身长衣,尽管岁当三伏,却也颇有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