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大魏辩法,如来无相,金刚经显,天变了(第13/14页)

而且输的极其难看。

随着慧觉神僧怒声响起,许清宵的声音也缓缓响起。

“你既然同意一切皆空,那何来痛苦?”

许清宵开口。

看着对方,如此说道。

此言一说。

慧觉神僧顿时不由一愣。

包括京都百姓也不由一愣。

“哈哈哈哈哈。”

“妙哉,妙哉。”

“许圣当真有智慧相,哈哈哈哈。”

“好一个一切皆空,何来痛苦。”

酒楼中,那年轻和尚最先回过神来,他刹那间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了。

许清宵上来就是问慧觉神僧,一切皆空对不对?

这问题的确没什么,毕竟这是佛门经文中记载的。

倘若说不是,那么就违背经文,违背佛陀。

倘若说是,那迎来的便是当头棒喝。

这招当真是无解啊。

慧心哈哈大笑,看到自己师兄吃瘪,他似乎很开心。

没错。

此人便是天竺寺四大神僧之一,也是最年轻的神僧之一。

慧心神僧。

“阿弥陀佛。”

这一刻。

慧觉神僧双手合十。

他神色平静,可常人都看得出来,他难以平静。

刚见面就挨了一个大嘴巴子,换谁谁能保持心静。

尤其是,许清宵以佛法辩论,赢了自己。

这还当真是让他既是难受,又感到憋屈。

的确是小瞧了许清宵。

想到这里,慧觉神僧不由深吸一口气,望着许清宵,提出了他的问题。

“敢问施主,儒教可公?”

慧觉神僧没有阐述佛经,而是以儒教为题。

“自然公平。”

许清宵淡然回答道。

下一刻,慧觉神僧继续开口道。

“那请问,儒道之中,杀人为何罪?”

慧觉神僧开口,缓缓说道。

只是此话一说,所有人不禁皱眉。

因为他们瞬间便明白,慧觉神僧要说什么了。

“杀生为大罪。”

许清宵淡然开口,给予回答。

“那杀生之罪,如何处置?”

慧觉神僧继续问道。

“天地不容,法理灭之。”

许清宵完全明白对方是想要说什么,但他无惧,已经猜到了,所以有所准备。

此话一说。

慧觉神僧心中不由一喜,但面上依旧慈悲,望着许清宵道。

“那许施主屠戮陈国千百万百姓,法理为何不灭?”

“贫僧是否认为,儒教因权而变,划分三六九等,一等为贱民,可随意杀之,九等为权贵,可践踏生命,无视天理?”

说到这里,慧觉神僧望着许清宵,神色平淡无比。

话说到这个份上,明显就是在找事了。

而这一次,无需慧心解释,百姓们也听得明白,慧觉神僧在表达什么意思了。

你许清宵既然说儒道至公,杀人为死罪,那你许清宵杀了这么多人,为何不死?

难不成是因为你许清宵乃是大魏王爷?是高高在上的九等人,就不在律法之中?

如若是这般,那王朝律法,岂不是只针对百姓?

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询问。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为许清宵担忧起来了。

因为这个问题,十分刁钻古怪。

有些诡辩的意思。

许清宵为何屠杀陈国百姓?是因为陈国百姓不降。

可问题是,如若你这般解释的话,慧觉神僧又要说,不降就杀,不违天理,天下人不服,是否要杀尽天下人?

要是许清宵真回答一句是,那就彻底名声败坏。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嗜杀之人,这是暴虐行为,不可取。

但如若不这般解释的话,你又无法解释清楚,为何你不受罚的原因。

可就在此时。

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几乎没有什么思考。

“杀生为护生。”

“斩业非斩人。”

当声音响起。

慧觉神僧不由眼中露出惊讶之色,八百辩经僧也不禁震撼。

酒楼当中。

慧心的声音更是第一时间响起。

“好。”

“好一句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此言,大善。”

“是禅。”

“是禅。”

慧心激动无比,他攥紧拳头,身为佛门弟子,他对辩术也十分精通。

自然当许清宵完美回答这个问题后,他忍不住激动起来。

许清宵屠杀陈国百姓。

归根结底是因为,要保护大魏百姓。

不杀,带来的杀孽更多。

所以杀生是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不杀他们,往后造就的杀孽会更多,斩的是业力,而不是人。

业力,便是因果恶报。

这个回答,太过于完美了。

完美到,慧觉神僧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