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朱元璋出的馊主意(第3/6页)
你他妈……
不能骂,不能骂。我爹他妈是我奶奶!
陈标使劲顺着自己的胸口,差点没缓过气。
朱元璋狠拍了一下陈标的背,差点把陈标拍趴下:“标儿,怎么了?被口水噎着了?”
陈标:“……”
陈标气得抄起陈狗儿正在踢蹬的狗玩偶,就对着他爹一顿揍。
陈狗儿爬起来,低头看看自己空空如也的手,脑袋上灵光一闪,也跟着扑向了朱元璋,对着他爹拳打脚踢。
大哥揍爹!
我也揍爹!
和狗狗朋友一起揍爹!
朱元璋先一巴掌把陈狗儿按在床上起不了身,另一只手挡住陈标的狗玩偶:“标儿,我出的主意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别动不动就生气,你这一点和谁学的?”
陈标咆哮:“和你学的!”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道:“不,肯定是和你娘学的。”
陈标:“我现在就去告诉娘!”
朱元璋抢走陈标手中的狗玩偶,飞速塞进陈狗儿怀里。
陈狗儿就像是一个写了既定程序的机器人一样,一抱着狗玩偶,就继续四肢朝上踢蹬自己的狗玩偶朋友,又把哥哥老爹抛到脑后。
朱元璋双手抓住陈标,把陈标禁锢在怀里:“不准去!”
说完,他就把陈标按在膝盖上挠痒痒:“不准去,不准去。”
陈标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狠狠一口咬到朱元璋腿上,又崩掉自己一颗牙。
朱元璋哈哈大笑。
陈标捂着嘴,气得腮帮子鼓老高。
朱元璋戳了戳陈标鼓鼓的腮帮子,捞起儿子去漱口:“我这主意真的不好吗?一点用都没有吗?”
陈标有气无力道:“你抓住了重点,只是举措太粗暴了。”
“江浙富裕,大明建国后,肯定得让江浙为被打烂了的地方输血,但不是增加田赋这么简单。增加田赋只会加重平民负担,我们可以在其他税收上找补。”
“迁走豪强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这必须要形成一个长期的明面上说得过去的政策。比如西汉的守陵制度,表面要披着一张施恩的皮,不能就直白地告诉他们,我就是欺负你。否则这个好政策很快就会消亡。”
“限制富人做官……这点没法限制。江浙人不能当宰相、户部尚书、户部侍郎,但他们可以通过收买等方式,仍旧让宰相、户部尚书、户部侍郎为他们效力。朝廷中央的决策,只要皇帝英明,再让朝堂上各个地方出身的官员较为均衡,就能减少弊端。但皇帝不英明,什么政策都没用。”
陈标简单介绍了自家爹脑门一拍所想出来的奇葩政策的优劣。
陈标其实真的挺佩服自家爹。虽然这些政策具体措施真的很奇葩,但自家爹看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非常正确。
这眼光眼界,真是绝了。
陈标能说自家爹的不对,只是因为他是现代人,多看了千年的兴衰史,且明朝这些经济制度,在陈标眼中已经是“盖棺论定”的史实,经济学家们都研究透了,陈标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
比起照本宣科的自己,陈标认为,他爹身为古人,有这等眼光眼界,着实非常厉害。
只可惜,看到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但陈标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连他那个时代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尽可能让问题延后发生,让百姓能多过几十年的好日子。
若能让两三代人都能吃饱肚子,他和他爹也能算得上功德无量了。至于之后的世界,该让后人自己去折腾。
一代人能做两三代人的事就堪比圣贤。再想做更多,那反而会把后人养成废物,不是好事了。
陈标腮帮子都说酸了,朱元璋才勉强理解陈标的话。
朱元璋虽然聪明,但他在经济方面的见识确实是太少了。若没有这几年当“陈国瑞”的经历,陈标把腮帮子说得再酸,他也听不懂。
朱元璋一烦恼,就会揣着袖子坐在门槛上,恢复成以前当农民的模样。
终于能自由拜访陈家,和叶铮一同来陈家找朱元璋报告洪都屯田事宜的常遇春,一走进门就看到那个坐在门槛上揣手手的老农朱元璋,顿时脚步一顿,非常想转头就跑。
他看到这么不威严的主公,会不会被主公丢去主持一辈子的井田制和劳动改造?!
“陈将军,又遇上什么为难的事?”叶铮早已经习惯,笑着拱手道。
朱元璋瞥了叶铮一眼,道:“我不敢说。”
叶铮疑惑道:“陈将军对我还能说‘不敢’?”
朱元璋继续揣着手,脑袋一歪,闭嘴不说话。
陈标从屋里走出来。他跳过门槛之前,还趁机踹了他爹屁股一脚。
朱元璋抓了抓屁股,继续揣手,没理睬陈标的“挑衅”。
陈标道:“朱大帅还没当皇帝,我爹就已经在琢磨着朱大帅当皇帝后,要怎么振兴其他地方的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