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4/5页)
吴建国对此也没有意见,还帮吴晓梦去跟几个老人说了一下,其中一个是吴晓梦的大爷爷,无儿无女,老伴也早就走了,但曾经上过战场抗敌,如今一个人过得很艰难,时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竹签的收购价是一百根一块钱,几个老人平均一天每人能削一百上下,有一块钱的收入,温饱可以保证了。吴建林知道这事后,特意来表扬了他们。
吴晓梦为村里人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吴晓梦刚回村的时候,闲言碎语满天飞,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听不见闲话了,要是谁还敢背后说被人听见了,多数村民都会主动制止。
知道吴晓梦家要起房子,好几个叔伯兄弟都来吴家表示可以帮忙。
吴建国辛苦一辈子也没获得过这么多的尊敬,乐呵了好久。
他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早早吃了晚饭就出摊,先去仓库拖东西,再去夜市摊摆上,将多数东西放在仓库确实给他们省了不少力气,还省了钱,可以少租一辆三轮车,除去给的五块钱仓管费,一个月能省二十五块。
入秋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凉了,到了冬天,这么远的路程就不方便了,下雪天一来不安全,二来路都被雪封了,也不好走,晚上更不安全。
在这之前,得把房子租下来才行。
以前的那个熟客陈大哥好久都没来了,吴晓梦决定不能坐以待毙,现在城里的房子不好找,得提前做准备,对此吴能富他们也没有意见。
就是玉琴不方便。她孩子还小,冬天他们在城里租房子的话,玉琴不方便回家,只能白天白天坐公交回家。
玉琴上了几天班了,勤快肯做,吴晓梦很满意,玉琴也请了自己的表妹来给她带孩子,她则安心地上班。据说她婆婆黄素芬对此不满,但也没怎么闹。
但到了冬天,夜市摊生意可能就会差很多,太冷了,很多人不愿意出门。这点也是要考虑的。
快九点钟,陆韫开着车过来,他一靠近,身上的酒味传来,吴晓梦问他:“你喝过酒了?”
陆韫笑道:“有个饭局,喝了两杯,给我煮碗面汤可以吗?”
吴晓梦默不作声地给他下了碗面,上面浇了些龙虾汤作浇头,他说喝了两杯,但那么重的酒味不像是只喝了两杯,这样的饭局通常不会吃太多东西,吴晓梦才给他下了碗面。
面捞起来,撒上葱花,递到了陆韫面前,陆韫拿起筷子搅了搅,开玩笑地说道:“怎么不给我放点肉?”
“你喝了那么多酒,吃点清淡的。”
陆韫满足一笑,吃起面条来。如此简单的面条,此时好像也变成了什么绝世美味,他一口接一口,吃得鼻尖冒汗,又喝了几口汤,翻滚的胃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他好几天没来,上次来的时候吴晓梦他们还没摆摊,就问道:“前两天你们怎么没来,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吴晓梦摇头,“没有,家里准备盖房子,那天忙了一天,干脆放个假,晚上就没过来。”
陆韫长长地哦了一声,“盖房子啊?材料找到地方买了吗?”
吴晓梦点了点头。陆韫又说道:“要是缺什么买不到的话,你给我讲。”
吴晓梦笑道:“我给你讲做什么啊,你又不是修房子的。”
陆韫笑道:“别说,我还真有这个念头,国家现在在开会研究,准备进行房改,就是老公房要改租为卖,准备设立几个试点修建商品房来卖。”
他本以为吴晓梦不知道这些,所以准备说得更详细一点,没想到吴晓梦接话道:“老公房不好住,都是步梯房,以后修的商品房都是电梯房,这个住起来舒服一点。”
陆韫好奇地看了她一眼,“你还知道电梯房呢?”这不怪他奇怪,现在电梯房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普及,他们这个城市几乎还没有电梯房。
吴晓梦突然冒出个想法,她本来准备在城里租房子,如果国家要卖房子,那有机会的话,她干脆买一套。
她试着跟陆韫提了一下,“我想买套房子,你有渠道吗?”
陆韫准备成立个建筑公司,帮政府建房子,深圳那边已经有好几家成熟的建筑公司了,他也接触过,他们这个城市还没有,他断定过不了两年,商品房就会成为时代趋势,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一定会大力推行。
他想了想,点头说道:“可以是可以,就是现在的产权都是集体产权,而且你没有正式工作的话办不了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