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府城书院22(第5/6页)

可看向李承巍的眼神,还是不免隐隐带上了点惶恐和敬畏。

这也无法避免的,乔父再如何精明,也就是个普通百姓,在这个身份阶级分明的时代,最高皇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实在太过高高在上,天然就忍不住畏惧和臣服。

乔父如此表现,乔楠和俞州便明白,李承巍和乔父乔母怕是已经见过面了。

也是,想要确定乔楠的身份,除了信物,自然就是他的养父母。

上辈子要不是二皇子提前得到消息布局,以李承巍谨慎的性格,是不可能找错弟弟掉进陷阱的。

李承巍因为心中感激乔父乔母养育了弟弟,对两人态度都很尊敬,来时还给乔家一家人准备了礼物。

给两老自然是补身体的御用药丸,给乔云文是一套难得的笔墨纸砚,给乔温的则是京城时新的布匹和哥儿首饰。

大家都很喜欢。

乔云文像个小大人般,沉稳地拱手道谢。

乔温就活泼了些,道完谢便把新玉冠换头上,蹦蹦跳跳凑到乔楠身边欢喜求问好不好看,兄弟感情并未因为分别几月而生疏。

因为书院的端午长假只有七天,路上来回紧都要花掉两天多,所以回到乔家的第二天,乔家一大家子就坐马车去了贺家村旁边的田庄居住。

一来去参加贺元柏的成亲比较近,二是查看田地丰收情况方便。

……

知道乔楠和俞州端午会回来查看丰收情况,乔氏族人和田庄管事早就把田里的产出做好了统计。

田庄管事激动的满脸通红道,

“老爷夫人,大少爷,姑爷可真是太神了!自从咱们今年用了那啥化肥和杀虫剂,田地里的虫子减少了大半不说,粮食瓜果的数量,才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因为才刚刚开始收割,具体的数量还没算出来,但粗略估摸,咱们今年种的麦子稻谷,一亩地至少能300斤的产出。”

“还有红薯,今年一亩地最少的也有两千多斤,最多的竟然达到了四千斤!”

“对了,还有大少爷让我们在荒地上种的西瓜!我的天呐,那西瓜竟然长得又大又甜,谁知道荒地也能种出这么好的东西来啊……”

“还有那啥曲辕犁,也都好用得很,让咱们田庄的佃农今年耕种,都轻松了不少……”

田庄管事种地多年,还从来没有碰到过今年这般高的产量,真的是激动得难以自持,对于能节省力气的农具,当然也很推崇。

众人听到结果后,除了早有预料的俞州,其他人包括乔楠都震惊了。

麦子稻谷一亩地300斤,红薯一亩地4000斤,这种产量对现代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甚至还会觉得低了。

可对古代人来说,这真的是大丰收!

毕竟,景国现在的亩产量,正常情况下,稻谷麦子亩产是200斤,高产的红薯也才3000斤左右而已。

李承巍更是直接站起来道,“走,我们去田里看看。”

不亲眼看到田地里的粮食,他实在难以相信俞州就搞了个什么化肥杀虫,什么曲辕犁,竟然就能让粮食如此丰收。

真是跟做梦似的。

而查看后的结果当然没有任何意外,田地里的粮食产出只多不少。

李承巍激动至极。

结果俞州在旁边感叹,“可惜很多材料凑不够,现在做出来的化肥效果有限,这产量还是不太行。”

李承巍:……

李承巍转头对俞州怒目而视。

这家伙什么意思?说得好像他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乔楠也忍不住扶额,夫君就不能少说两句么!

虽然俞州很欠揍,但粮食丰收带来的喜悦,还是很快就抚平了这点不满的小插曲。

当天晚上,李承巍就直接跟乔楠两人表示了,化肥杀虫剂,还有曲辕犁的事情,他会往京城上报。

希望两人约束好下面的庄头佃户,小心点别把这些东西方子给泄露了,以免将来有人抢功劳,处理麻烦。

毕竟朝廷几方势力制衡,如此大的功劳摆在面前,没有人会不动心。

乔楠和俞州自是明白,早早就约束过了田庄佃农和乔氏族人,也把东西是自家的名声给宣扬了出去。

当初是防止临江县令占功劳,现在防止别人也是一样的。

李承巍很满意,难得对俞州夸奖了句,“你做得很好。”

“我是景国的百姓,为景国出力自然是应该的。当然,最主要还是我夫郎高兴,卿卿说,穷者独善其身,达者接济天下,我是天才,是达者,不能浪费才华!”

俞州就是简单谦虚了下,就又挺起胸膛炫耀。

他喜欢告诉别人,他喜欢他的卿卿,他的卿卿也喜欢他得很,他在卿卿心中是天才,是英雄,是最瞩目耀眼的存在。

李承巍点头笑,“俞兄当真是性情中人。”

不管如何,俞州这点他是很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