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侧有浮云无所寄(第10/16页)
王机点上灯,回身朝儿子看了看,一脸凝重。
王清站在原地,并未追问,静静地等着下文。
“南边哗变了。”王机说。
“怎么可能,什么时候,为何一点风声也没有?”王清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王机却未回答儿子,转而说道:“皇上给了我一道密诏。”他顿了顿,继续说,“他一日是九五至尊,潇湘便一日是皇后,她的儿子也一定是储君。若是万一她日后没有子嗣,大殿下就记在她名下立为太子。”说完,王机从袖子里小心地掏出那张明黄绢帛。
王清接过去,迫不及待地看了一遍之后,叹了口气,肥胖的脸上又挤出一丝笑:“父亲,王家一脉百年的基业就在这一念之间了,你答应了?”
王机凝重地摇头:“清儿你错了。皇上并没有给我们留余地,答应也得选,不答应也得选。”
“那……”王清欲言又止。
“葫蔓一事还有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一旦你我有任何二心,整个王氏也就从此湮灭。”
“可是,那毒是……”
“清儿,说这样的话也于事无补,不如就这样吧。”王机缓缓坐下。
王清又说:“我一直都觉得皇上做事谨慎,并不全是众人口中荒诞之态。如今再细想,是我们看轻他了。”
王机不禁自言自语道:“轻看陛下的,岂止我们。”
他坐在椅子上慢慢地回忆了晚上的密谈,尚睿已经在他面前毫无掩饰,与平时那种贪欢稚嫩的印象完全不同。他可以利用任何一件对他有用的东西,也可以轻易把布好的棋打乱再以另一种方式突袭而来。帝王之姿,尽在眉间。他不难想象,若是自己当时显露出丝毫异心,今晚那个人会让他走不出康宁殿。
此刻,康宁殿内明连亲自撤掉案几上的羹汤,然后提醒冥思的尚睿道:“皇上,时候不早了,歇息了吧。”
尚睿没有应,明连只能硬着头皮又喊了一声皇上。尚睿回过神来,却没有上榻,坐在批阅折子的檀木方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信。
待信写完,窗外已经有些泛白。
尚睿揉揉眼,命明连亲自去通知贺兰巡在田远的庄子里候着。
做完这些,他脑子里面一直留着一个人的名字——闵夏月。
得到她真的是一个意外,让人惊喜。
但是如今,这样重要的一步棋,他却有些游移不定。
尚睿想到夏月,除了她和尉冉郁的关系之外,充斥在他脑海里的竟然是她趴在桌子上熟睡时,两行珍珠一样的泪滴。
转念又是一事,夏月作为喻家的孤女,一面拿着高辛宝玉与燕平王关系异样,一面又在齐安的住所,可见她与齐安的关系也不一般。
思索至此,尚睿合上双眼,头仰靠着,过了一会儿,从座椅上站起来:“来人,更衣。”
值夜的宫女太监刚换了班,服侍皇上早起上朝的太监宫女鱼贯而入。尚睿张开臂,任由他们为自己梳洗更衣。
俗世之人不过是各司其职而已。
而自己算尽心机坐拥江山,也不过是天下人的一枚棋子,哪个帝王又能躲过这样的命运。
连他都是如此,如何护得了旁人。
乾泰殿里,文武百官已经在候着,尚睿坐在龙椅之上,一副睥睨众生之态。
果真如他预料的那般,上朝的时候消息才传到,朝堂上激起轩然大波。南域哗变,徐阳不知所踪,着急的全是徐氏一族。又或者是徐氏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淮王造反,不为其他,只因他姓尉。
尚睿顺着徐氏的心意,让徐敬业作为统帅,前往南域压敌。徐太后得知后在后宫颇有微词,徐敬业已是有封地的魏王,王位世袭,如今竟又分走兵权,在徐氏一脉和儿子的皇位之间,徐太后从来都不迟疑如何决定。
一下朝,太后就派人去请皇帝过去。
“尉尚仁这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太后咒骂着,“枉费哀家如此善待他,总怕三妹跟着他受苦,亲王里就他活得最好,地广人多,如今他还不知足,恩将仇报。”
尚睿道:“母后不必动怒,事已至此,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何况朕还有舅舅撑着。”
不提这个还好,一说起来徐太后又是一阵头疼,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下,无论如何她还是不能在儿子面前说自己娘家人的不好,最后只道:“有些事情,你自己也要多思量才是。”
“儿子明白。”
尚睿从承福宫里出来,又回了御书房。贺兰巡一干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其他地方有什么消息?”尚睿进门就问。
“淮王给每位王爷送了一份信函。”
“信函?”尚睿冷笑。
“大致是说要号召各位藩王匡复大卫正统,但是暂时都还没有回应他。”田远答。
尚睿闻言嘴角的冷意更深:“梁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