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4页)
不过,香囊上到底要绣什么才能让谢晏印象深刻,秦知宜只有一个模糊的雏形,还未定下具体的内容。吃罢晚膳,送走她的客人后,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庭院里抽出嫩叶的短柄箭竹,于脑海中不断勾勒一个又一个图案。
想要让谢晏印象深刻,只在绣花造型上下功夫还不够,秦知宜想,能不能把“报恩”和“落水被救”以及姑娘家们常用的,用来送给情郎暗指相思的图案相结合呢?
她这个香囊,一定要足够有趣才行。
赠人香囊小小一只,有心之人却能在上面大做文章。香囊的布面上,能绣花卉草木、鸟兽山水、祥纹,如果是送男子的,姑娘们一般会往布面上绣鸳鸯戏水、比翼双飞,桃花、合欢之类。
秦知宜还记得两人在水中,谢晏将她捞上来时那简陋的姿势,和绝不多碰她一毫的克制。如此干脆利落的救人,不给任何误解滋生的机会。秦知宜回忆起来,设想自己是谢晏,在那样无奈的时刻,他的心思,肯定是不想被缠上,所以才处处提防。
因此,她或许可以拿这只有两人知道的事来调侃,让他想忘掉的时刻又摆在眼前。
拿定注意后,秦知宜坐回桌案前,拿出纸笔来描绣花样子。她要绣一出鸳鸯戏水,又不仅仅是寻常的鸳鸯戏水。
桑荷在一旁帮她磨墨添水,看到有一只鸟被秦知宜画得,像是在吊炉里挂着熏烤的烤鸭。她奇道:“姑娘,这是什么形态?”
秦知宜给这只鸳鸯勾勒一对半张的翅膀,再在鸳鸯呈悬挂的长颈上,描出另一只鸳鸯的鸟喙。她给这幅图取了个特别的名字:“桑荷,你看,这叫‘鸳鸯落水’。”
桑荷一愣,旋即笑出了声。特地找过来认识秦知宜的姑娘有六位,加上她们的随从,热热闹闹的一大群人在花林中漫步、闲聊。
秦知宜性格大方,话不算太多但惹人发笑,没多久就跟大家混熟了。并且无形之中,她的位置逐渐到了人群中间,跟谁说话都方便。柳姑娘她们提及谢晏后,姑娘们顺着这话题聊开,给秦知宜听了不少京中的逸情故事。
其中不乏与谢晏有关的。
秦知宜早就意识到,这些能找过来认识她的姑娘,也都对国公府世子无意。方才在烟雨亭中,陆知燕怀疑秦知宜针对她是因为有别的原因,旁边围观的人也都听到了,如果也和陆知燕有同样的心思,估计不会想和她亲近。
大家都没那种想法,聊起来就没有了顾忌。话越聊越多,秦知宜的疑问便得到了答案。
这位出身高贵的国公府世子,原来是个既不吃软也不吃硬的冷石头。无论是温柔小意的倾慕,还是热烈大方的明示,他全都来者皆拒。一个能打动他的都没有。
这好在是庆朝开化,人人自由。要是放在守旧克制的前朝,恐怕有心思的姑娘们什么都做不了,媚眼抛给瞎子看。
除了女子有意主动之外,姑娘们说,也从没见过谢世子多看过谁。他的心思更多都是在读书习武和玩乐上,喜欢跑马、打马球、射猎。和一群出自武官家的公子走得近。
秦知宜纳闷着问:“那他何必去烟雨亭写诗笺,这不是浪费人家心思么?”
烟雨亭那样的布构,显然是为了撮合年轻男女相知的。是凌驾在盲婚哑嫁上的人情味。对于向往真情的女子和男子,那是她们能寻觅到知己的好机会。
没人具体地回答秦知宜的问题,大家也都费解。最终还是秦知宜点评:“大概他就是喜欢写诗,喜欢显摆他写的字吧。”
从没听过谁这么不留情面贬低谢世子的,姑娘们又被秦知宜精准的调侃给逗乐了。不过,再一想,似乎秦知宜说得也没错。
远处,被秦少珩骗着写了句诗,又强行帮他挂出去的谢晏,后背有一瞬凉意。
在这之前,秦少珩他们还没止住笑谈。今天收获颇丰,不仅成功坑了谢晏一次,还引发两位姑娘大战。始作俑者秦少珩被谢晏拍了一巴掌,内脏受震,但还是顶着谢晏的怒火幸灾乐祸。
他们这群人,都不是那等招猫逗狗无所事事的纨绔,志趣正经,取乐的方式也就简单。平日赛个马、斗个武什么的,闲暇时候就以互相坑害为乐。尤其是谢晏,因为他最无趣,刀枪不入的,所以谁能坑到他,比猎一只老虎还要稀奇。
这些京中贵公子之间还有一项不成文的规矩,谁有收获,其他沾光看热闹的人都要给二十两银子。
秦少珩这一招,赚得钱袋子都要放不下了。
他拍了拍鼓囊囊的钱袋,心满意足丢给小厮,想起那厉害的陌生姑娘,赞了句:“不知那姑娘是哪个府上的,有点意思。”
有人接话说:“跟翁家人认识,谁去问问翁三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