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兴民银行(五)是姜维清他本人传出去……(第3/4页)
“我,”当时曹木青看着她,说,“我并没有任何门路。”
朋友一时失语。
为什么,不论过程多么严谨、多么透明,也依然有操作空间?
可即使她这样难过,今晚也是要备孕的。
而后再重复那个“期待、检测、失望”的过程。
曾有一次,同房七天后,她收获到的并非失望,而且惊喜。
可谁知——
想到这个曹木青黯然了下,她想起来今天晚上刚刚看到的新闻,对杨清河说:“备孕真的好辛苦。我今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妈妈,胎停了29次之后才终于生下一个小孩。”
杨清河不在意地问:“什么叫胎停?”
曹木青一瞬间就睁大眼睛看着他:“杨清河,你不知道什么叫‘胎停’?!我上一次怀了十一周胎停的,我住院、清宫,你现在说,你没听过这个词儿??”
杨清河愣了一下,连忙安抚:“我忘记了嘛!老公一向记性差嘛!我知道你掉过宝宝,我只是忘记这些细节了。”
曹木青却难以置信。
那是她本人痛彻心扉、刻骨铭心的一个记忆,她毕生的坎,可杨清河竟轻飘飘地就忘记了。
大概,因为痛的并不是他。
杨清河又赶紧安抚,夹给妻子一块排骨:“来,尝尝这个,我今天熬了好久的。”
曹木青吃着排骨,想着已经备孕半年了,又提出建议:“我们两个旅游下吧?我刷小红书,好像在旅行途中特别容易怀上宝宝。”
杨清河看看老婆,最后终于说了一句:“如果你想去,那就去。”
杨清河是答应了的,可曹木青也没开心。
结婚多年,他们从未一起旅游。
杨清河不喜欢旅游。或者,确切地说,他不喜欢花钱。
对于“旅游”,曹木青曾提过多次,可杨清河总缺乏兴趣。
这两年曹木青也渐渐发现,似乎,杨清河对“与他妻子在一块儿”这件事情,就是没兴趣的——他从不想组织旅行,也从不想参加活动。曹木青曾报名过些北京本市的项目,比如攀岩呀、密室呀,杨清河虽不大反对,可其实也并无热情,一向都像迫于无奈。
甚至,在家里头的时候,杨清河也是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球赛、一个人刷视频、一个人看帖子。他从不会分享给她。
甚至,在曹木青分享给他后他都没有任何评价,就只是回答说:【你天天尽看没营养的。】
而每一次“陪她”,都不像是悦目娱心,反而像是忍辱负重。
前几天她在网络上看到投票,男性最最讨厌的女**好是“旅游”,她当时就想到了她的老公杨清河。
到这年纪,曹木青开始怀疑二十几岁时的判断。
那个时候她会认为杨清河是理工直男,老实、木讷,她开始有些茫然,忍不住去想:杨清河真的喜欢我这个人吗?我,对于对方,是特别的吗?
然而按照传统标准,他又没有犯什么错。
自己想去哪些地方,他也同意,他就只是对“主动地寻求陪伴”这件事情,无甚兴趣。
那她还能做什么呢?
吃过晚饭休息会儿,到了十点,杨清河又来找妻子。
如上班般准时。
杨清河说自己笨拙,一贯不会做前戏,用了一些润滑产品。
做完,曹木青用网上人教的方法在腰下面垫上枕头,杨清河则去洗澡了。
过一会儿杨清河又回来哄哄曹木青:“老婆,你别生气。我们一定会有宝宝的。”
曹木青说:“……嗯。”
躺了会儿,曹木青说:“我有的时候在小红书会刷一些备孕的贴,现在月嫂好像很贵,一个月要两万左右呢。”
杨清河很惊讶地看了她眼,脱口而出:“为什么要请月嫂?那么多钱。我们两个可以带吧,父母不都是这样的。你学校不有产假吗?咱们两个辛苦一下。”
“……”曹木青阴阳怪气地问,“你第二天要上班。所以我刚生完孩子就三小时醒来一次,每次还要喂30分钟?”
“我们可以一人一次……”杨清河似乎是想说坚持下就好了啊,但他似乎知道妻子最近一年常常发火,又退缩道:“你、你一定要请的话,老公也没什么意见啦。”
“……好。”曹木青平心静气道,“知道了。你去工作吧。”
杨清河以为已经哄好了她,说:“嗯。别总是胡思乱想了,笨蛋。”
曹木青:“
……”
也许因为在备孕,最后,曹木青对夫妻关系其实想得尤其多。
杨清河对“胎停”这词的陌生又刺痛了她,甚至,杨清河对旅行、月嫂的不干脆,也让她略烦。
刷刷小红书,曹木青又瞧到一个新手妈妈发的帖子——最近她常常看备孕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