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页)

“对了,我这段日子常常写信给他教他识字。”

李行谦攥攥手掌,高兴道:“我们成亲后就一起打理家中铺子,不教任何人小看了溪哥儿!”

“写信?如何传来?”

“你们村中有位在药堂做学徒的小哥儿,他偶尔会帮我们传递书信。”

那想来是涣哥儿了。

魏承耿直道:“溪哥儿还小,你这信还是少传,明儿我让伯伯给溪哥儿请一位识字的夫郎。”

李行谦瞪大眼睛:“你,你,魏师弟,你这……”

“不用谢我。”

魏承拍拍他肩膀:“等三年后必定教溪哥儿识的字比你还多。”

李行谦:“……”

他隔空点点魏承的脸,一脸委屈:“我倒是要看看日后你定了亲,信上是不是就只教夫郎认字!”

魏承有些疑惑,他真不懂李师兄这是委屈什么。

.

里正家与镇上李府定亲的热闹直到过了年村人才不琢磨。

腊月二十九,魏家兄弟在羊庄待了许久,家里那头四肢不稳的母羊胎位不正,产崽不顺。

直到月上梢头,这头母羊终于下了一头湿漉漉的小羊羔,那母羊瞧着精神不错,应当没什么大事。

腊月忌讳多,好在母羊和小羊羔都平平安安,魏渝很是高兴,给了云天云风不少压包钱。

云夫郎忙拦着:“小东家,您供我们吃穿,还给我们年礼,这铜钱我们不能要。”

“没事,拿着吧,就图个喜庆。”

魏渝笑道:“你们将羊圈拾掇干净后回屋头歇着就成。”

“你们粮肉都有,回去自个儿做着吃,不必见外。”

云夫郎眼眶有些红,揽着云天云风连声道:“谢谢东家。”

最近几年过年,魏承和罐罐都是去到镇上夫子家与他们同过。

主要因着陈爷爷年纪大了,他们实在不愿意让他一个人回乡间老宅过年祭祀,就想着不如三家人凑在一起过也算是热闹。

“可算是来到了,我这菜都快出锅了!”

吴师娘从柴房出来,带过一身酸甜鱼肉的香气。

魏渝眼睛一亮:“师娘!你给罐罐做酸酸甜甜的鱼了!”

“做了,做了,知道你好这口,师娘炸了两条,一条留着三十吃,一条留着初一吃!”

“太好了!”

魏渝连手里的大小包袱都顾不了,上前揽住师娘的手臂:“我最喜欢师娘了!”

“顽皮货,长再大也是个顽皮货。”

吴师娘亲昵牵着罐罐的手,又看向魏承:“魏承,师娘也做了你爱吃的肉丸子汤,还给你蒸上花枣糕,瞧你这又瘦下几分,这段日子定是又贪夜读书。”

“这两日是多读了会儿。”

魏承捡起地上的包袱,笑道:“多谢师娘,那我今儿定要多吃些。”

罐罐去帮着师娘“尝菜”,魏承便将兄弟俩的包袱和书箱放到厢房小屋,屋内整洁利落,不见一丝杂乱,火墙烧得滚烫,想来师娘是早早就给他们拾掇屋子了。

他走近一瞧,就见着床头还放着两套绣工精细的春袍,一大一小都为玄青色。

院外炮竹声响过一茬又一茬,罐罐也帮着师娘将丰盛年夜饭搬上桌来。

“爷爷,酒热好了。”

魏承端着个白瓷酒盏。

“慢些,慢些,这可是我私藏多年的好酒啊。”

陈老爷子将酒盏递到诸葛夫子眼前:“竟之,你来品品。”

诸葛夫子凑近一闻,连连点头:“好清冽的酒香,不知唤为何名?”

陈老爷子悠悠道:“名为一叶青。”

罐罐瞪圆眼睛:“一叶青?能让人一夜就忘记平生所有烦恼事的酒吗?”

陈爷爷宠溺摸摸他脑瓜:“你这小孩子家家竟然还知道烦恼事。”

他抬起酒盏:“来,竟之,吴娘子,我倒与你们尝。”

“爷爷,让晚辈来。”

魏承给众人倒满酒水,回头就瞧见罐罐端着小碗眼巴巴看着他。

吴师娘乐不可支道:“瞧瞧给他馋的,今儿过年,魏承给你弟弟倒一碗尝尝。”

魏承摇头笑笑,只给罐罐倒上浅浅一丁点儿。

“铜板进去都听不到响!哥哥,再来一点么。”

魏渝撒娇:“我今年又涨一岁,也到了可以喝两口酒的年纪了!”

“不成。”

魏承笑道:“又忘了自个儿沾酒就倒的毛病。”

魏渝哼了声,不过还是乖乖捧着小酒碗将几滴青色的酒喝了个干干净净,喝完还恋恋不舍的咂摸咂摸嘴:“好喝好喝!”

见着他这幅馋包样,陈爷爷见着他吃下不少饭菜后,又偷偷给他倒了一些酒水。

诸葛夫子和兄长在说二月的县试,吴师娘去柴房端些汤水,倒是没人注意他们祖孙俩的小动作。

“世上只有爷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