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6页)

灰崽蔫坏蔫坏,故意撒娇勾引罐罐蹲下来,又趁机三抖湿润又毛绒的脑瓜,身上细碎雨水全扑散在魏渝脸上。

得逞的灰球扭着屁股就跑。

“灰崽!”

魏渝一撸面门,将伞塞给哥哥,撸袖子就去追,大笑道:“杏儿!和我一起追!”

黑狼得令却不帮忙,只急得跟在他们身后乱吼一气。

很像戏文中左手亲娘,右手新妇,只能干吼两句“你们莫要打了”的窝囊汉子。

魏承在一旁看得好笑。

一人两狼在山林跑了几圈,不知过去多久罐罐才气喘吁吁回来,一脸得意:“哥哥,我赢了!顺便还把拉偏架的杏儿欺负了一遍。”

魏承忍俊不禁,拿着帕子擦擦他脸上的雨水:“怎么欺负的?”

罐罐笑道:“把它们按住后一狼香了两口。”

他伸伸懒腰:“等忙完这阵儿,我得好生练练玉娘子给我的玩意儿,最近真是懈怠了功夫,再过两日怕是连小灰崽都摆弄不住了。”

“灰崽一身膘可不是白来的,这些年它把自个儿照料得很好。”

魏承又说到正事:“有豆苗帮衬你,你应当能轻松一些。再者功夫不可荒废,明日就和哥哥一道早起练武。”

玩闹一阵,他们便来到仓屋清点山货。

到了春夏两季,幽州多雨,仓屋便搭建得极高,墙体多镂空,棚顶出檐,地面更是寻了城中极好的木匠工铺就了防潮防虫的黏土粮砖。

一推开门仓屋,就见着近四十排货架,每一处货架上头都挂着个小木牌,上头标着山货名字。

打眼便是银鼠皮三字,上头刻写着不小的数目,再走两排是狸皮,又分银狸、赤狸……再者是千张雪兔皮。

“五道眉”花鼠、褐鼠也在其中,除了毛皮子还有几十口袋红蘑干。

见着这次猎货如此之多,魏渝便作主此次狩猎后大举养山,未来两年猎户队都不再进山狩猎。

待六月雨期过后,他们只上山采摘野参、黑耳和榛蘑天麻。

野参贵重,极其难寻;黑耳便是很好寻,雨后深山常见树上生长黑耳,而这黑耳晾晒成干,极易保存,无论何时吃用,只放水泡开即可,口感爽滑,脆糯甘甜。

而榛蘑与天麻共生,只因着天麻无根无叶,能够生存多亏有榛蘑,常被药郎称为“神草”,擅治目眩头痛,小儿惊风……二者皆可做药膳,也可做名品家菜。

百处榛蘑才能发现一处天麻,采摘全靠运气和冒险,虽说比不过野参价值高,可一簇也卖得上数十银。

“凡事在专在精。”

魏承边记载山货边道:“不如此次猎户队回家,便让他们专心进山寻常野参和榛蘑天麻,像是黑耳和野蘑,就让三郎哥和梁娃发动村民上山寻,如你收红蘑这般定价,如何?”

“成,黑耳和寻常野蘑在山脚就能采摘,这野参天麻便是要往深山走。”

魏渝道:“三郎哥昨儿和我说过想多选一些人进猎户队,镖局里有些汉子上了年纪走不动镖了,还有些新婚燕尔的师兄们实在不愿一走半年,冷落妻子孩子,不少人都想加入咱们猎户队,还有几个村小子……”

魏承看向罐罐:“谁?”

魏渝扬唇笑了笑:“大东,小东,不知道哥哥可还记得?”

这些年来他们兄弟太过忙碌,家中又请了顺哥顺嫂做活,倒是没再与这对兄弟撞上几回。

幼时生过一桩小事,若是不提,他们兄弟早就对那事模糊了。

魏承想了想,道:“八月院试,若是能一举中了,官家会恩赐祖籍良田,免部分田地税,咱们也要回去接命亓 亓 整 理谢恩,修缮祭拜祖宗,不若回到村中再考察这些人的品行。”

猎户进山,便是把自个儿的身家性命托付给同伴,魏家兄弟作为“东家”自然要为每一个猎户负责。

魏渝沉思点头:“哥哥说得在理,眼下猎户队在凤阳镇干得火热,不知道惹了多少人眼红,饶是镖局的师兄我也得好生探探他们的底儿,再决定要不要用他们做活。”

“这次带来的公羊和羊种这两日也该卖了。”

兄弟俩将毛皮子数量理清,又定下猎户队的夏秋活计,眼下好似也没什么愁事了。

魏渝神清气爽的伸了个懒腰:“眼下就等着天晴开铺了。”

他又想到什么:“对了,哥哥院试一过便是童生了,是不是就要去府学读书?”

魏承收拢账本,笑道:“正是。”

“真好,哥哥又能去读书了。”

魏渝笑道:“我记着哥哥说过五月下旬就能出红榜,所以我让三郎哥他们晚些回去,正好能将喜讯带回给里正伯伯和夫子爷爷呢。”

魏承摇摇头笑道:“你倒是对哥哥有信心,就不怕哥哥考不好?”